第267章 憋的是绝招(4 / 8)

加入书签

甜白釉却是“半木光”,既半润半透。且杯胎极薄,不足一毫米。整体而言,既有似玉般的那种乳润感,又不失半玻璃质晶相的光透感效果。

    与卵白釉相比,无论是光泽感和反光度,都恰到好处。

    如果总结一下,就好像左手里的这只杯,是右手里那只盘的改良版,薄胎版?

    暗暗琢磨着,吴晖抄起桌上的手电,照着杯底打了一道光。

    然后,眼就直了:

    何谓影青?

    照光见影,就如眼前这样。

    但问题是,这是甜白釉。没有任何文献中提到过:永乐甜白和元代卵白釉、宋代影青瓷有关系?

    吴晖怔了好久,又左右乱瞅:“分析报告呢?”

    你刚还说,我怎么舍得拿这样的东西做实验,现在又问我要分析报告?

    林思成一脸无奈:“没报告,就做了一下对比。不过我推测,这两种瓷器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不用推测,吴晖有眼睛:十有八九,这两种瓷器,就是传承关系。

    说直白点:传承过程当中,甜白釉将卵白釉的工艺技术进行了改良:胎更薄,釉更透!

    但为什么之前没有人研究,甚至没有人发现?

    因为这玩意更少,更贵,一件动辄就是七八百万。可能出现在拍卖会,也可能出现在顶级收藏家的保险柜,更或是大型博物馆。

    但唯独不会出现在实验室。

    懂行的没机会,也想不到,不懂行有机会的更想不到。所以,不可能有人像林思成这样,把两件东西放在一块,对比什么工艺溯源……

    正暗暗咋舌,林思成收走了卵白釉盘,又拿出了两只杯子,和甜白釉摆到了一块。

    吴晖瞅了一眼,心里涌出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第一件是一只修复过的残器,中间缺着一道。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让他震惊,因为这是大明蛋壳杯。

    所谓的成化斗彩、大名鼎鼎的鸡缸杯,全是在蛋壳杯的胎体上绘彩,二次入窑,低温烧成。

    成化斗彩、鸡缸杯有多稀少,有多珍贵,这东西就有多少,多贵。

    哪怕它只是一件残器……

    再看第二只,吴晖已经无力震惊。

    刚说什么来着,成化斗彩鸡缸杯?

    转了个念头的功夫,林思成就拿出来了一只。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