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4 / 5)
以为,林思成会全部拿走?
暗暗转念,他忙拿出手机,正要拨号码,又觉得还是提前问一下的好:“好的林老师,那配额怎么分配?”
林思成毫不犹豫:“就现有的六家,平均分!”
哪六家?
西大文物修复中心,省陶瓷研究中心,省考古中心,省文遗中心,及市陶瓷研究中心和文遗中心。
两百公斤样本六家分,一家才三十来公斤?
在场都是行家,从来没听说过哪个机构研究复原已失传的制瓷工艺,样本是以“公斤”论的?
少说也得是“吨”。
就几十公斤,估计连釉料成分构成都分析不出来。更别说什么窑温、气氛、结釉过程。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集中留给研究能力最强、最有可能复原工艺的那一家?
孙嘉木刚要说话,王齐志摇了摇头。
要说哪家最强,哪家的研究进度最快,当然是西大修复中心:其余五家都还不知道卵白玉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林思成就已经尝试调配卵白玉的釉料配比了。
但其余五家即便这么觉得,也不会承认:涉及到级别、职称、工资、待遇,乃至成果归属,说什么也要争一争,试一试。
俗话说的好:万一呢?
所以与其扯皮,还不如平均分配。
至于能不能研究的出来,那就看各家本事……
谈武到一边打电话,孙嘉木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林思成,样本就几十公斤,你们怎么研究?”
“有窑炉,有作坊,遗存都比较全,基本可以推导出基本的工艺流程。
其次,细白瓷虽然少,但古垛两处遗址发掘的金代的粗白瓷却很多,差不多两吨左右。虽然说工艺有所退化,但毕竟保留了一部分技术,研究价值还是挺大的……”
孙嘉木瞪着眼睛:用退化的劣质瓷推导精品瓷的巅峰工艺?林思成,你这不是扯淡?
制瓷工艺中最复杂的哪个环节?
烧制。
要知道怎么控温:分几个阶段,哪个阶段多少度,是素烧还是釉烧,是投柴还是投煤,频率多少。
更要知道气氛:是还原还是氧化,更或是中性,怎么量化,怎么控制。
更关键的是要搞清楚,这种釉色的呈色主体元素:是铁、铜、硅、钙,更或是哪种微量元素。
说直白点:虽然都是白瓷,但粗白瓷和细白瓷用的压根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