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强迫症(4 / 5)

加入书签

就西大的学生,今年大四!”

    啥玩意,大学生?

    孙嘉木又愣住了:“不是……优秀成这样,他还上什么学?”

    吴晖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不过再一个月就毕业了。我和王齐志谈了一下,这次师生俩一块进组,给他们分一个小组,让王齐志挂名,让林思成具体负责。然后等八月份校招,让司里会给那小孩留一个名额,”

    孙嘉木暗暗一赞:一箭双雕?

    这小孩好不好用不知道,但王齐志真好用。

    用过的都知道……

    感慨间,车开到地头,一群人乌怏怏的下了车。

    只是一眼,孙嘉木就知道,当地为什么那么着急?

    像这种典型的黄土台地地形,但凡雨大一点,一塌就是一大片。

    即便遗址处在台地中心地带,但因为植太少,必然会被洪水冲涮,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之前是不知道既然知道了,肯定要做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大致观察了一下,观家团上了台地。

    坡以下是松软的壤土,一脚下去,整只鞋都能没进去。还好,为方便运输考古设备,林思成打申请,让河津紧急修了一条砾石路。

    顺着坡上了台地,两座硕大的钢屋架伫立在台顶中央。

    钢棚外部用石砖垒砌了三十公分高的步行道,四周又开了排水渠,来不及硬化,先用塑料护边铺底。

    吴晖和孙嘉木算了算:这两座钢屋架并步道、排洪渠,肯定是遗址发掘之前就建的。即便连夜施工,也要五天到一周。

    这样一来,林思成发掘遗址的时间,应该比在报告里写的更短:十天之内。

    但这只是其次,关键是规划布局:遗址外部干干净净,别说杂草植被,连棵石子都看不到。

    也别看只是一条砖砌的步行道,但作用不是一般的大:晴天能走,雨天能走,甚至于发洪水的时候照样能走。

    除此外,里外看不到半个脚印,说明步道建好后,无论进出,也不管是发掘还是钢屋架施工,更或是绕多远,所有的工作只能通这一条路进入遗址范围。

    再看门外那个金字塔式的土堆:这应该是划方刮面时,从遗址内刮出来的地表层、间歇层、生土层。

    堆在这里不奇怪,因为遗址还没有彻底发掘完,后续可能还要分析、化验。

    但奇怪的是,偌大的一堆土,细的跟面粉一样?

    说明真的是拿刮刀一层一层刮下来,然后又用细眼锣筛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