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强迫症(3 / 5)

加入书签

bsp;  怕是想破脑袋,都和瓷窑扯不上边。

    还有第二次,首先你得对唐代民间陶瓷文化信仰有相当的了解:南方拜什么神,北方拜什么神,祭祀时摆什么供品?

    庙又该怎么建,建在什么方位,与山势河道、以及窑炉等核心作坊的对应位置。

    而唐代瓷窑有几座?

    数遍全国,系统性且完整的,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的,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可能十年八年都用不到一次,学校压根就不教这一类的知识,包括各文博机构、考古机构,研究的也是少之又少。

    也没人闲的蛋疼,耗时间去学这种知识,所以想查资料都不知道从哪查。

    那林思成是从哪学的,又是怎么做到的,只用了一天,就找到了北午芹窑址??

    想来想去,孙嘉木觉得只有一个可能:林思成通过不断的实践,知识和经验已经积累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但问题又来了,都还没毕业,他哪来的实践经验?

    越想越不通,孙嘉木张着嘴:“这小孩……怎么这么邪门?”

    “邪门不至于,但确实挺独特!”

    吴晖点点头,“按王齐志的说法,这小孩学东西特快,过目不忘,无师自通……咱们局和社科院的那两个项目,就是他从期刊和公开数据中扒下来的……”

    扒?

    扒期刊论文,反向验证研究结论,这样的并不少见。但那全是研究单位项目验收完毕,论文全部公开发表,有核心数据支持的前提下。

    就王齐志实验室的那两个项目,文物局和社科院都才开始研究,才发了几份普刊。

    说直白点:压根就没什么核心数据,也压根就没研究到那个程度,那林思成是从哪扒的?

    下意识的,他又想起在会场里,林思成说:RTK有配套的说明书,转换应用场景并不难,改一下系统参数就行。

    当时孙嘉木就觉得,这小孩真能吹牛逼?

    就他说的这个“改参数”,考古司的技术员需要集中培训两个月左右,才能基本掌握。

    但现在再想:他已经到了“根据几份公开报导,就能推导出课题的核心数据,敢和文物局、社科院抢项目”的程度,根据说明书修改一下RTK的参数,不就跟玩儿似的?

    孙嘉木就感觉,用“邪门”这样的字眼,已经不足以形容……

    琢磨了好久,依旧觉得不可思议,他牙疼似的呲了一下牙:“王志齐从哪挖来的妖孽?”

    吴晖摇摇头:“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