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强迫症(2 / 5)

加入书签

提前了近两百年。

    更在于,焦炭关联的不仅仅是烧瓷,还涉及到冶金史,乃至工业萌牙溯源。

    但这不对。

    干了半辈子考古,孙嘉木还是第一次碰到遗址这么集中的:三处重大发现,都集中在一个小小县级市?

    时间更集中:仅仅在三个月之内接连发现,从考古学的角度而言,比两块中五百万的概率还小。

    吴晖又叹口气:“与之相比,其实这都不算什么,难的是:三处遗址全都在地表之下,而地表没有任何标志性的遗存。”

    “特别是两处瓷窑窑址:运城一直计划复原珐华器,从2000年左右开始就寻找窑址,找了八年,一直没有头绪,但那小孩一来,一座接着一座……”

    孙嘉木恍然大悟:怪不得,林思成有那么多的头衔?

    第一座,弥补省内历史空白。第二座,将省内烧瓷历史提前了两个朝代。第三座,更是提前到了史前文明?

    这都还没算北午芹的唐代焦炭,古垛村的陶雕蚕蛹,只是这两项,妥妥入选全国当年度重大历史发现。

    但问题是,既然难度这么大,林思成是找到的?

    透视眼?

    那是扯蛋……

    吴晖捏着眉心,回忆了一下:“我看了勘察报告,第一次,他是根据遗址范围内的植物分布异常,找到的窑址……”

    “说具体一点:老窑头地处山区,且处于瓷土矿的中心地带,河流改道,土壤板结。不但缺水,也缺乏草木植物生长所需的养份和条件。但光秃秃的荒滩上,却长着一坑茂盛的蒲苇?

    林思成以此推测,底下应该存留有烧瓷时的草木灰遗迹,然后戳了一钎子,就找到草木灰池……”

    “第二次在北午芹,他根据一只如新瓷的白釉碗,推断出土地点可能是古代的窑神庙遗存。然后以此为座村,又根据山势、河道,推断出窑址配套作坊的方位……这次更快,只用了一天……”

    “发掘报告里有他当时画的简图,和发掘后的出土地点做对比,分毫不差……”

    “至于这最后一处……”吴晖稍顿了一下,“王齐志说,这次确实是凑巧!”

    扯淡的凑巧?

    张嘉木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乍一听,都挺简单?

    但如果没有学过植物学或植物考古学,谁知道荒滩里该长什么草,不该长什么草?

    如果不是有多年的野外考古实践经验,谁知道蒲苇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长环境,什么样的习性?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