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2 / 3)
nbsp; 也就智能化和自动化设备比较少,不然绝对能称得上实验室级精细化作业平台。
特别是这一套成体系的发掘流程,这难道不是部里去年才开始提倡的“出土即保护?”
问题是,局里今年初才准备试行,才刚形成文件,包括配套设备、舱体规划、内部布局都还在设计当中。
结果,地方上先搞出了一家?
吴晖和孙嘉木细细打量,来回看了好几遍,最后又看了看林思成:“这是小林设计的吧?”
“算不上设计,只是照搬文物局的思路,所以两位领导才觉得眼熟!”
林思成笑了笑,“元旦前,老师回了一趟京城,回来后说文物局准备搞实验室级精细化作业平台。然后我让老师找来文件,琢磨了一下……”
然后一琢磨,就搞出来了一座?
乍一看,好像挺简陋,操作台用的是起重机,而非大型自动臂。环境稳定设备也非智能的恒温恒湿系统。
检测、化验设备更简陋,大部分都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古董。
但这并非是林思成不想弄,而是条件不允许:好多都需要进口,没有国家文物局批准和配合,他有钱都买不到。
关键的是他这个思路:吴晖搞了半辈子文物保护,孙嘉木搞了半辈子考古发掘,一眼就能看出,林思成的这套设计有多合理,有多实用。
他们觉得,局里压根就不用耗时间和精力搞什么设计,直接照着这儿抄就行。
但问题又来了:林思成也是第一次出野外,第一次实践,一点儿经验都没有,对吧?
局里也只是开了两次会,只说为什么要这样干,至于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一个字都没提。
更没有什么思路可言,那为什么一搞,就能搞这么标准?
真就一学就懂,无师自通?
暗暗转念,吴晖和孙嘉木对视了一眼,眼底泛起了光:何需等到校招?
所谓特事特办,只要林思成愿意,他俩现在就能给他挖个萝卜坑……
王齐志比他俩还奇怪:没错,林思成是让他帮忙找了份文件,但那里面只有倡议,顶多只算是指了个方向。林思成即便想琢磨,也无从琢磨起。
那这座可移动式实验室区是怎么搞出来的?
如果要问林思成:当然是抄的。
2018年,国家文物局计划对三星堆进行全面发掘,考虑到“文物出土后会劣化”、“移动过程中出现二次破坏”、及“细碎文物难清理”等问题,经过专家团队研究,集“自动作业”、“环境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