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一步到位(3 / 7)

加入书签

sp; 换种说法:后面再找什么瓷窑,他只能单干。不可能像之前一样,省文物局高度重视,市、县两级无条件配合。

    但王齐志劝他,先别把话说死,他先去京城探探口风,然后就陪着郑副局长去了京城。

    算算时间,这都半个月了……

    转念间,任新波领着那几位出了村委会。

    临近台地,对讲机“呲”的响了一声,林思成回过神,迎了下去。

    越走越近,随行的那几位的神情渐渐古怪。

    可以这么说:如今在山西文物界、考古界,林思成的名字颇有那么点儿“如雷灌耳”的意味。

    先找到老窑头遗址,填补“山西无完整性、系统性工艺遗迹型陶瓷遗址”的历史空白。又找到了北午芹遗址,将山西的制瓷历史从金代推进到了唐代。

    特别是焦炭遗址,可谓在山西史学界引起了地震一般的轰动。

    然后还没一个月,他又勘探出一座能排进省内前三的新石器石器遗址?

    而不管是哪一处,都能称得上改写历史的重大发现,何况还是三处?

    再算算时间,从前到后不过三个月左右。

    说他一个人顶得上一个省的文物系统,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他用三个月的时间,给整个省的考古部门找到了可能十年都干不完的活,这话一点儿都不过份。

    所以,他们对林思成不是一般的好奇。

    闻名不如见面,哪怕有心里准备,但见到真人的时候,一群人依旧惊了一下:这么年轻?

    嘴上连胡子都没有几根,摆明就是个学生。

    暗暗转念,双方走到一块,任新波居中介绍。

    年轻归年轻,但该有的尊重一点都不少,不管是处长还是主任,握手都是双手,称呼“老师”。

    好一阵寒喧,一群人上了台地。

    离他们最近的,就是林思成最先发现的那处陶窑。

    圆形的那个圈就是窑室,窟窿为火膛,中间分岔的两个洞则为环型火道。

    不深,大致地表以下一米左右。面积也不大,不到四个平方。

    来的时候带了相机,张主任围着栏绳,“咔咔咔”的一顿拍。

    史处长一脸唏嘘:“林老师,地面没有任何遗迹留存,你当时是怎么发现的?”

    林思成仰着头回忆了一下:怎么发现的?

    总不能说,怪他手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