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绰绰有余(4 / 5)

加入书签

    又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分析,以及唐瓷窑的发掘,概率又降了十倍左右。现阶段,差不多算是排列五,万中找一。

    如果能找到宋窑,至少能降到排列三。

    千分之一的概率,工艺复原不过是迟早的问题。前提是找到宋窑,发掘出足够多的试验样本。

    所以,刚才他讲的那些,压根就没有隐瞒的必要,林思成也没想过感动谁,只是实话实说。

    再者,涉及到地域,以及荣誉,哪怕真感动到了谁,顶多下次见了再客气一点,尊重一点。

    该抢的照样抢,该争的照样争。

    ……

    一周多的时间,也就刚够把设备运过来。技工在调试机器,几个实习生在整理样本和试剂。

    七八个研究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确实挺意外,也挺感动。

    一是没想到林思成的团队研究的这么快:钙系釉—钙碱釉—碱钙釉……乍一看,就九个字?

    如果从头研究,即便样本足够,即便运气好到爆棚,实验数据不会出现任何偏差,想得出这九个字的结论,少说也得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更意外的是,林思成坦诚布公,毫无保留:就好比高考,林思成考了满分,又把所有的答案和解题过程写在了考场的黑板上。

    但感动归感动,该干的还是得干。

    思忖了一阵,姚建新开始安排:“郑工,先建模吧,现在就建……”

    “老何,你们准备物料,开始试验。结论应该是准的,林老师既然敢讲,不致于误导我们,但安全起见,先反向论证一下……”

    “小董,文物要尽快征集,特别是宋、金时期的白瓷,实在不行就去一趟永济,出高价……”

    “另外,林老师和田所这边跟紧一点,一旦发现宋窑,尽快汇报。然后请任处长和林老师协调一下,尽量多弄点试验样本……”

    姚建新挨个交待,负责试验的何工一脸狐疑:“主任,分析出釉型,这怎么也算是重大进展,咱们要不要先发几篇论文,试试水?”

    姚建新怔了一下,瞪了他一眼。

    竞争归竞争,你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人家刚刚才无偿把辛苦数月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你,你转头就抄人家老窝?

    就算不讲道义,也得要点脸吧?

    你就算连脸都不想要了,能不能在私下里,或者是人少的时候说?

    不看老师还得这坐着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