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窑址要不要?(7 / 9)

加入书签

p;“对,我爸让我送的!”男人笑了笑,“林老师,我爸就在上面,上去再说!”

    “好!”

    林思成跟着男人,其余人又跟在后面。

    上了二楼,男人把林思成领进一人挺大的包间。

    就茶室常见的那种布局:红木的茶台、太师椅,旁边是沙发和茶几,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台麻将机。

    茶台上摆着几件古玩,两边坐满了人,男男女女六七位,年岁都不小,最年轻的应该是去接他的那个男人,剩下的都在六七十左右。

    居中上首的位置,坐着一位雪鬓霜鬟,身形矮瘦的老人。

    嗯,这位应该最大,少说也有八十以上……咦,不对!

    大略一扫,又转了一下念头,正准备问声好,林思成愣了一下。

    然后,他又转过头,看了看带他上来的那位男子:这俩位,脸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难道不是爷俩?

    但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这位老人,他认识。

    当然,是上辈子。

    水即生,山西朔城人,一九四五年毕业于JX省立陶瓷职业学校(景德镇),后分配到山西实业公司。解放后,进入太原轻工局。

    自此后,毕身致力于陶瓷研究及陶瓷考古,调查全省 70余处古窑址,像冠绝山西的浑源窑、介休窑、八义窑,全是由水先生考古发现,并主持发掘。

    同时,主持恢复失传技艺:包括平定砂器、平定黑釉刻花、山西琉璃、澄泥砚等等等等。

    山西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的失传再复原工艺,其中有一半,是水先生指导复原的。

    九零年退休时,他已是SX省轻工业厅总工程师、SX省玻璃陶瓷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陶瓷高级工程师。

    可以这么说:他不但是山西陶瓷工业的开创者,奠基人,更是山西传统文化保护的核心人物。

    除此外,他还是国内极权威的鉴定专家,学者。他著作的《历史名窑微观痕迹鉴定参考丛书》,囊括自唐到民国所有的窑系,所有的名瓷。

    从分析胎体、釉面、气泡、开片、包浆、老化、瓷土、釉料……等等等等微观痕迹,是为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的古瓷科学鉴定标本库。

    包括现在,林思成的床头都放着一本,有时间就翻。

    也不止他在学,凡是搞瓷器鉴定的专家,必然绕不过,包括故宫的瓷器专家。

    应该是一四年左右,故宫请他去讲过课。当时,林思成还专程请教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