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空前绝后(3 / 6)

加入书签

; 两人扑棱着眼睛,盯着地上的泥棍看了好久,又四处乱瞅。

    就算是试勘,总得有点依据吧?

    但他们看的很清楚:林思成只是转悠了两圈,又问了一句这儿有没有发生过矿难,就开始找。

    然后一钎下去,就探出了木灰坑,这是多小的概率?

    两块中五百万都不可能这么准……

    耳中传来一声惊呼,刘明和许承严下意识的抬起头,高章义飞奔而来。

    虽不远,却跑的气喘吁吁,手里握着两个标本袋,往前一递:“林老师……看!”

    这什么,土砖?

    颜色很浅,近似于灰白,质地极为细腻,就像抹墙的腻子粉结了块。

    釉果,别名白不泥,主要成份为绢云母,由风化较浅的瓷石研磨后,再反复舂打而成。

    作用就一个,与釉灰(草木灰与石灰石烧成)混合后,调成釉浆。

    等于离林思成的推测更近了一步:周围这几个坑,就是配釉区。

    “哪里发现的?”

    高章义一指:“那个坑!”

    “再往周边探一下,测一下范围!”

    “好!”

    高章义捏着对讲机,给队员下指令。

    刘明抬起头,嗫动着嘴唇:“林老师……瓷窑?”

    “对,瓷窑!”

    “有多大?”

    林思成估算了一下:“看木灰坑与白不泥淘洗池的距离,配釉区甚至在七亩左右。以此推断窑址面积:大概三十亩。

    但这只是处于同一时期,同一水平层面遗址……简而言之:不可能第一次建窑就建这么大,肯定是先小后大,逐步扩建,最后才形成了这么大的规模。”

    “除此外,因为河道及水流变化,并木材、瓷土开采运输等因素,烧造一定的年限后,窑厂必然要搬迁。所以周边肯定有更早时期的瓷窑遗址……初步预测,总面积至少在五十亩以上……”

    许承严倒吸了一口凉气:多少?

    五十亩,那就是三万多平方米。

    而超过一万平,就能达到“中型遗址范围”。但别说中型,迄今为止,河津连个小型瓷窑都没发现过。

    正惊疑不定,高章义去而复返,依旧拎着两个标本袋。但这次不是土,也不是砖,而是几块黑瓷片。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