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这就是差距(6 / 7)

加入书签

找。”

    王齐志叹了口气:“庄子敬怎么说的,能不能找到熟人问问?”

    “能,找的还挺多。说是已经联系了当地几位比较懂行的业内人士,手里都有样本,价格都不是太高……所以乡宁肯定得去。”

    林思成想了想:“西坡镇也得去一趟,至少得看看,这两地的瓷土有什么区别!”

    几人点头。

    大致看了看,又问矿区要了点精选的瓷土,一行人再次启程。

    直线十来公里,砾石铺就的工程路,开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同样是矿,但与之相比,这里就显得随意许多。

    很明显,规划做的不够细致,安全措施也要差很多。

    管理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儿属于夹层石矿,大致就是岩中岩。不需要挖那么深,更不像固镇的瓷土矿,除了土就是土,坑壁垮塌的风险很大。

    没有下坑,就站在坑顶上看了看。一如照旧,看完矿坑,林思成又抓了一把矿土。

    典型的风化矿,除了高岭土,石英和云母的含量也极高,属于三元复合体。

    颗料很大,整体呈色趋于浅红,说明氧化铁含量极高,至少也在百分之十左右。

    也有零星煤层,却成了焦瘦煤。

    乍然一比,感觉与之前的固镇村,完全处于两个地质层带。

    赵修能有些没搞懂:“两个镇连在一块,中间也没什么大山大崖,地质区别怎么这么大?”

    “因为黄河!”林思成丢了矿土,拍了拍手,“其实古早的时候,这两处的表层都是风成黄土覆盖层。但黄河从固镇流过,经年累月的洗涮、沉积、陈腐。

    西坡镇就只能慢慢的风化,从而导致这两处的浅表层地质产生本质性的区别……”

    赵修能倍感惊奇:“这两地,就离着十公里?”

    “对!”林思成笑了笑,“但导致这两种地质产生差异的年限,需要以‘万年’计。”

    “就像这儿:因为含铁量太高,且已然风化成铁质红土,以古代的除铁技术,做不到完全除铁。再者夹岩颗料太大,用普通的陈腐方法效果不大,以古代粉碎工艺也达不到细瓷土的程度。

    所以,这儿的顶多算是陶土,既便烧瓷也是粗瓷。最好是烧半瓷半陶的紫砂器:提纯方便,仅需风化、锤炼、简单陈腐,烧造工艺要求和温度也更低,成品率也更高……”

    “固镇则不然:原本就是风化而成的黄土层,黄河冲积形成后,又经过几千上万年的堆腐,早已粉砂化。无法粉砂的,要么冲走,要么沉底,等于大部分的杂质都被过滤掉了,瓷土细不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