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这就是差距(2 / 7)

加入书签

nbsp;  “就县里,卖主姓吕,祖上是烧琉璃的,据说清朝的时候被请到京城修过皇宫……按他的说法,这书是他爷爷传下来的……”

    “但吕氏后人太多,光是咱们县开公司建窑烧琉璃的就有十三家。这还没算太原、大同、运城,大大小小,光咱们省开的吕氏琉璃公司,三十家都不止……

    竟争太激烈,所以这一支好早就不烧了,现在干建筑。我们两家算是亲戚,我一说要找和古代工艺有关的文物,他就把这书送了过来……”

    林思成眼皮一跳:“送?”

    庄子敬笑了笑:“对,没花钱!”

    林思成暗暗一叹,话到了舌根下,又吞了回去。

    如果姓吕,那就全对上了:龙门吕氏是北方琉璃匠作世家,兴于明代万历年间。《绛州志》、《河津志》都有记载:清初受召修建沈阳故宫,之后时不时的就会受召入京,给紫禁城雕砖补瓦。

    建国后,曾多次参与故宫、少林寺、晋祠、云冈石窟等古建筑修复,家族祖传的“孔雀蓝釉琉璃”获得过“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

    今年,山西申遗的传统技艺类传承十二项,运城独占两项。其一是绛州澄泥砚,其二就是河津琉璃。而且是由省非遗保护中心亲自推荐,并负责保护。

    传承如此悠久,家里有这样的东西,一点儿都不奇怪。

    再算算时间:庄子敬父亲的朋友,怎么也该有四五十。既然是从祖父那一辈传下来的,如过活着,最少也该有九十多上百岁。这书是民国刻本,也能对得上。

    唯有一点:印的不怎么好,又是建筑技术类,琉璃工艺的他们本来就会,其它的学了也没啥用,关键是不好学,所以都没当回事。

    再者早不干这一行,留着也没什么用处,就送给庄子敬了。

    阴差阳错,既然让自己碰上了,肯定没有放过的道理……

    看他只是翻书,却不说话,庄子敬往前凑了凑,“林老师,我也不是太懂,这书是不是没什么价值?”

    怎么可能没价值?

    恰恰相反,价值不要太高。

    “庄总,我不骗你:给别人,也就一本民国时的旧书,连文玩都算不上。但如果给我,价值真就挺高!”

    林思成笑了笑,“所以,庄总你开个价!”

    “林老师,你别见外……”庄子敬快人快语:“以后麻烦您的地方还很多!”

    “好,庄总,你也别见外,鉴定费什么的就别提了,不管是这次还是以后。”

    林思成再没多磨缠,连书带盒子装了起来,“以后只要有需要,我能办到的,庄总随时打电话……”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