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抽丝剥茧(7 / 10)
东西。
抽了半根烟,差不多三四分钟,赵修能也谈好了价格:五筐一千五。
林思成也围着车转了一圈。
大奔和大切开过来,三两下搬上去。赵修能一边掏钱,状似不经意:“老板,你再给我交个底:这上面土沁这么多,不会是从墓里挖的吧?”
“放心吧,什么人的墓里能葬这么多瓷器?”胖老板拍着胸口,“就废瓷坑里挖的。”
“运城还有废瓷坑,没听过啊?”
“谁说没有?”胖子嘿嘿一笑,豆豆眼里泛着精光,“几位老板还想要的话,我再去拉!”
果不愧是老油条,说话滴水不漏。
知道试不出来,赵修能再没有试探,痛快的付了钱。
等皮卡车出了车场,王齐志捡起筐顶上的一块青瓷片:“这瓷片看着挺老?”
“是挺老!”林思成点头,“应该是宋瓷!”
啥东西?
五个人齐齐的一怔愣,包括赵修能。
他能断定,那几片白瓷和青瓷应该在元朝左右,或是更早一些也说不定,但他至多能断到金代,根本就没敢往宋朝那么远想过。
如果是宋,两宋时的山西,只可能是北宋……等于离现在一千年左右!
“应该仿的是柴窑和汴京(开封)官窑的天青釉,略微做了改良,呈色更为淡雅,更为润亮……”
林思成又把瓷片翻了过来,“胎体很薄,质地细腻,十有八九是贡瓷……”
五个人直戳戳的看着,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能在地摊上捡到大明天顺青花也就罢了,这次更夸张,竟然成了北宋贡瓷?
好久,赵修能皱起眉头:“北宋时,山西好像没出过名瓷?”
林思成点点头:“如果梳理史料文献,确实是这样。”
如果按照史学家的论断:自唐玄宗以后到元朝这五百年间,山西一直处于四战之地。
先是安史之乱,而后是辽,再是金,最后是蒙元,连年征战不休,山西本土的窑口压根就没发育壮大的机会。
反倒动不动就断烧,连本地民间日用瓷都无法供应,还得从长安和汴京进货。
但林思成觉得事无绝对,就如建窑黑盏:宋以后,都知道黑釉兔毫盏为宋代贡瓷,却不知道产自哪。直到建国后考古发掘出福建建窑,才最终明确产地。
还有寿州黄釉,同样只知道属于唐代贡瓷,直到发掘安徽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