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收获颇丰(5 / 7)

加入书签

    然后暗暗一叹:怪不得苗大庄连底都懒得改?

    但凡能看过眼的,边饰全是西式纹样:几何纹、徽章纹、天使纹。再不就是郁金香、藤蔓纹、鹰、狮、盾牌。

    剩下的要么民窑,要么是道光之后。胎也罢,釉也罢,别说雍、乾,比嘉庆时的都要差好几层楼那么高。

    堂号也乱七八糟:知名的有北庆、益友,广彩(十三行),英文字母的有Famille Rose(法国)、Mandarin(英国)。没见过或伪作的有“慎德”、“智行”、“有闲”。

    所以,林思成连价格都懒得问。

    就这样,边拆边看,看着看着,他微微一顿:稀奇了,嘉道官窑粉彩,司马光砸缸?

    不是没有,而是少:清代官窑纹饰基本以花鸟、缠枝花卉、吉祥图案为主流,只有康熙中期青花和五彩瓷器采用过历史和戏剧典故等题材,

    像刀马人,渔樵耕读,西厢记等。

    但极短,也就那么十来年。民间倒是多,但大都为青花,三彩。

    粉彩创于康熙晚期,盛于雍乾,人物题材倒是有过,但多为仕女,戏婴,或是八仙过海,或麻姑献寿。偶尔出一两件,也是宗教类的定制精品,比如大喇嘛,乃至西方的圣经题材,很少见历史题材。

    但突然就冒出来了一件,哪怕是外销瓷?

    林思成握在手中,仔细端详:

    器形是标准的三秋杯,典型的隆后色地勾莲开光的松彩法,即松石绿、黄、红釉为底,内绘山水人物。

    彩釉稍显不匀,隐约可见彩色纹路,时称“浪荡釉”,比如雍乾时期有所退化,但仍旧优美。

    胎质稍厚,但仍旧细腻,口、底均以青料勾边。

    保存的极好好,释面莹润,隐见贼光。

    画的也极好,用料也极讲究,全是上等釉料。除了因工艺退化,胎胚稍厚,施釉稍浊,但如果放在嘉道时期,这只碗儿绝对属于官窑中的精品。

    东西肯定是真的,乾隆后的嘉道官窑粉彩,哪怕是字母款的外销瓷,也绝对是定制精品。

    大致估一下,值三四十万没问题。

    暗暗转念,林思成翻过来再看款,两个红字映入眼中:湛静!

    唏……堂号款?

    但怎么感觉,有些熟悉?

    也并非普通的蓝款,而是红款楷书。

    就两个楷书小字,但极为工整,笔画一般粗细,外款的线条笔直如尺。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