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收获颇丰(2 / 7)

加入书签

边的锦地凤鸟纹,赵修能又松了一口气。

    和商周没关系,估计和汉唐也不沾边,顶多宋、元、明、清时期。

    也确实是祭祀的礼器,但并非放在宗庙、社稷坛之中的大器,而是文庙中的文器。

    看了一圈,除了“文庙”的饰纹,但没有任何文字,所以具体是哪一朝的,又是哪个地方的,赵修能不好判断。

    瞄了两眼,他静静的跟在林思成身后。

    林思成先是敲,又扣了扣上面的锈:“洪武至宣德凡铸器(铜),皆以青铜(铜锡合金)为主……合金成分不稳定,硬度也较低,且易锈蚀……”

    “宣德后逐渐普及为黄铜(铜锌合金),硬度高,色泽亮,更易防锈……就像这一樽!”

    林思成又敲了两下,一锤定音:“应该是成化左右铸出来的!”

    而后,他从箱底捡了点锈渣,用指甲捻了捻,“红锈(气化亚铜),石灰锈(氧化铜与碱式碳酸铜混合物),局部剥蚀……

    应该出土于碱性荒漠地区……嗯,不是榆林,就是甘肃……出土不超过十年,所以方总,看看就好,收藏就算了……”

    一是太多:每有新皇登基,地方就会重铸一批。有些比较富庶,文风比较重的地州,比如江南一带,第三年会试,同样会重铸一批,所以存世的极多。

    再者至多州府一级文庙祭器,更说不定是县文庙遗址出土的物件,要论历史和文化价值,其实只是一般。

    如果估一下价格,这一件顶天也就十来二十万。

    何况还是生坑货,赚不到几个,判的却多。

    所以林思成言简意赅:最好别买。

    但高静却生不出一点埋怨的念头。

    看过这件东西的行家,鉴定师有多少,她数都数不过来。而哪个不是看了又看,敲了又敲,想了又想?临时抱佛脚,现场查资料也不是一个两个。

    这位林老师就敲了敲,又看了看锈。却把出土地点,又哪一年挖的都给她点的清清楚楚。

    若之前还有些怀疑,但这一樽铜器让她彻底明白:眼前这位连胡子都没几根的小孩,是个高手。

    但这只是其次,关键是方静闲的态度:刚看到东西时,眼底冒出了光。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就差问多少钱,然后立马交易。

    但林思成说,收藏就算了,方静闲的眼神顿然一暗。

    意思就是,真就这么算了?

    不是……你傻啊,他不让买你就不买?再说了,等他走了,你不会偷偷的回来买?

    但不管高秘书怎么使眼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