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朱头五铢(4 / 4)

加入书签

    霍光令三官在上林苑再起币窑,另铸砂模。可能是没有保存好,最初的母模稍有些变形,致使子模也全部变形:“五铢”中的“朱”字最上面那一横两头微往上挑。

    但铸了没几年,霍光主持召开“盐铁之议”,之后实行变革。国内物价逐渐回落后,就裁撤了后起的币窑,所以基本没铸多少。

    属于妥妥的错版币,而且流传的极少,市场价格基本和西汉金五铢持平。

    就这一枚,能在西京市中心换三套房……

    “稀奇了,就只听过,真东西还是第一次见!”

    王齐志翻来覆去的看,确定不是后仿的,又招了招手,把铜钱交给了质检员。

    直到这个时候,黄智峰和陈芬才知道这枚铜钱是朱头五铢。

    很正常:这种铜钱存在时间太短,古文献中压根没有记载。直到1974年发掘广阳顷王刘建(武帝刘彻之孙,昭帝时谋反,事败自杀)墓,才首次出土。

    包括王齐志都没见过实物,要不是林思成提醒,他压根就想不到“朱头五铢”。

    任秋玉和吴琳更是懵懵懂懂。

    更正常:研究员也不是什么都懂,总有触及不到的知识盲区……

    男人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就这一枚铜钱算是彻底引燃了三个男人兴趣,三人各据一边,不停的挑。

    初时还挺正常,但不大一会儿,三个女人就发现了不同:黄智峰稍有些慢,拿一枚在手中,要端详好一阵。有时观察一下细微处的细节后,还会回忆一下,再想一想。

    王齐志稍快些:看一看,摸一摸,再用放大镜一照,基本就能有断论。

    林思成却是出奇的快:捻一枚瞅一眼,往边上一放。再捻一枚瞅一眼,再往边上一放。

    不大的功夫,眼前的空案上就累了好几个小堆。

    陈芬低头看了看:“有什么区别?”

    林思成手下不停:“现仿、宣帝后和东汉五铢、民间流通非官赐、早期出土、非西京出土……”

    意思就是,这些,都不是从张安世墓出土的?

    陈芬怔了一下:“非西京出土?”

    “对!”林思成点点头,“土质不同,锈蚀程度,铜锈成份自然有所不同!”

    道理陈芬当然知道,问题是:这么快?

    任秋玉和吴琳面面相觑,一脸讶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