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东园温明(6 / 7)

加入书签

sp;皂帻、覆傅、绶印衣……这是遗策?

    说直白点:古代下葬时,赔葬品的清单,而且是大官的墓葬遗策。

    继续往下看,林思成心脏止不住的跳了一下:玉席、玉枕、玉温明……

    何谓玉温明?

    《汉书·霍光传》: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

    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

    说简单点:在秦汉两代,黄汤题凑玉温明的使用者只有帝王与妻妾,其次为帝王特许的宠臣,诸候都没这个资格,所以才说“赐”。

    而温明,就是盖在脑袋那个部位的盒子。

    这肯定不是出自皇帝和后妃的墓葬,因为遗策中记录的东西的规制不对,只可能是诸侯或大臣。

    而文献中有记载,两汉荣赐过东园温明的,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再看年代特怔,典型的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土质,再把范围缩小一点:西京及周边。

    所以,这是把谁的墓给盗了?

    张汤、卫青、霍去病、霍光、更或是太平公主?

    暗暗猜疑,林思成抬起头来:“老人家,这东西哪来的?”

    “额也不知道,但老汉进去时特地交待,最少三万,低了不卖。还叮嘱额:人要是看不对,千万不要拿出来……”

    林思成默然:那自己是怎么被她看对的?

    开着六七十万的车,穿的还光鲜,肯定不差钱。

    来了就找陶启志,肯定是来淘东西的。

    眼睛还那么毒,又这么年轻,肯定不是雷子。

    关键的是,出手大方,干脆利落。

    “好,三万!”

    顿然,老太婆眉开眼笑。

    话是那么说,其实看过这东西的人也不少,要么说东西不对,要么说价格太高。

    就数这年轻人最利索。

    一根棍儿卖三万,虽然是汉代的,虽然写满了字,但顶多算是本账本。

    关键的是,不知道主人是谁。对于倒腾古玩的来说,三万当然太高。

    但站在研究历史和考古的角度,这棍儿是妥妥的一级文物。说声国宝,并不夸张。

    林思成又顿了一下:这几天说的有点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