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赵孟頫《心经》?(3 / 3)

加入书签

不让用,而是贵的离谱,能用得起必为权贵。

    翻过来再看裱背:四层托裱,用的全是黄蘖(黄柏树皮)染色的桑皮纸。

    同样,元代独有。

    再看仅剩的那只轴:呵……象牙?

    轴头虽贵,但装饰风格却极为简朴,只刻有稀疏的联珠纹……也挺符合元代特色:贵重材质为骨、素雅纹样为表。

    但不奇怪,如果是普铜的木轴或是鎏金轴,配不上那三条青绫。

    最后,林思成抠点纸缝中浆糊尝了尝:小麦面加了明矾防蛀,又掺了少量蜂蜜和糖,既能增强黏性,又便于揭裱修复……这种配方,也是元代才有的。

    所以,绫也罢,托纸也罢,轴头也罢,以及粘裱用料、乃至于装池风格,无一不指向元代中后期。

    且整体风格统一,年代特征明显,没有任何现代仿制和伪造的痕迹。

    用俗话说,就是哪哪都像。

    但话说回来,这幅字如果真的出自元代名家,保力绝没有不收的道理。

    照这么想,画心有问题?

    林思成精神一振,打开手电。

    画纸明显有氧化褪色的痕迹,但仍旧能看出浅黄的原色,且仍旧光滑。

    用强光一照,字里行间隐现金箔,以及若有若无的泥金龙云纹。

    桑皮为基,染黄为底,云龙为纹,洒金增辉?

    林思成愣了一下,“哈”的一声:明仁殿纸?

    这个称呼是乾隆时才有的,指最初生产这种纸的元代宫廷明仁殿。

    但不管是元代的正品,还是清代的仿品,都只有三个作用:写圣旨,供皇帝画画写字抄佛经,给皇帝画画写字抄佛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