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身份(2 / 3)

加入书签

nbsp;   大唐帮助南诏国消灭了附近的很多小国家,一统西南地区,国力渐渐强大起来。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

    随着国力强大,当权者的心也慢慢膨胀起来。

    谁愿意当千年老二?

    南诏国也想翻身当老大,就这样与大唐的战争就不可避免。

    然而那个时代讲究师出有名。

    南诏国一直受大唐的好处,刚吃饱就翻脸咬人,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为此他们暗中筹备,等待一个机会。

    没多久这个机会就来了。

    不知道是南诏国王族故意挑衅,还是当时驻扎在附近的太守太过狂妄。

    总之两家撕破脸,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显示自己是被迫出兵。

    南诏国特意整理出大唐的六条罪证,并且刻在石碑上流传到后世。

    不过这东西是真是假,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

    有了名头就不需要客气了,他们与吐蕃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大唐。

    当时大唐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

    他当皇帝之后,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开元盛世的繁华,迷失了他的心。

    以至于到晚年开始昏庸起来,不理朝政,任由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当权。

    这俩人哪里能把一个小小的南诏国放在眼里?

    派出唐将鲜于仲通,率领六万唐军进攻南诏国。

    结果这六万大军全都打了水漂。

    大唐这脸可丢大发了。

    紧接着又派出李宓,让他率领十万大军再次进攻。

    这位李宓,可不是一位简单人物。

    他带五子率领精兵攻打南诏,兵败后投洱海殉国。

    南诏国感念他忠义,奉他为利济将军,并受到南诏人的崇拜。

    当然了,这或许也是南诏国的一种手段。

    历史这玩意儿有真有假,不是当事人,谁又能说得清楚的呢?

    吴斜把这段历史讲述完,又指向地上的那具小唐人,说道:“当时李宓带了五个儿子,三子皆死于乱军之中,据传闻,他最小的一个儿子不知生死,打扫战场时都没有找到他的踪迹。”

    “现在看来,怕是被南诏国人擒住,弄成这不生不死的模样。”

    这年头亲兄弟的待遇就是与旁人不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