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旧纸深痕江南暗涌(1 / 3)

加入书签

瑞老亲王的那封密信,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虽不汹涌,却持久地荡漾在杨晨铭与江谢爱心间。

桃林深处的静谧,似乎也因此染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凝重。

接下来的几日,杨晨铭明显沉默了许多。

他常常独自一人坐在书斋窗前,望着庭院中那株年份最老的桃树出神,指间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刻有“山河同守”

的玉扳指。

窗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而他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的是数十年前的旧事与那句关乎未来的谶语。

江谢爱将他的忧虑看在眼里,并不多问,只是默默地将他的茶换得更勤,在他凝神时为他披上一件外衫,或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执笔整理她尚未完稿的《游记》。

她深知,有些心结,需要他自己去梳理,她能做的,是陪伴与支撑。

这日午后,杨晨铭终于从那种沉浸的状态中稍稍抽离。

他起身,走到书房一角那个看似普通、实则内藏玄机的梨花木柜前。

这柜子里存放的,并非紧要公文,而是他母亲苏氏留下的极少几件遗物,以及他这些年来暗中收集的、与母亲和前朝旧事相关的一些零散记载。

过去,他因不愿触及伤痛,也因时机未到,很少主动翻看。

如今,瑞老亲王的信,却逼得他不得不再次直面这些蒙尘的过往。

他打开柜门,一股混合着陈旧木香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散出来。

柜内物品寥寥,一只褪色的香囊,几封字迹模糊的信笺,还有一本纸页泛黄、边缘卷起的薄薄手札。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本手札,这是母亲苏氏嫁入杨家前,尚在闺中时断续写下的一些随笔,并非日记,更多是读书心得、见闻杂感,因不涉机密,才得以在抄家浩劫中侥幸留存。

江谢爱见状,放下手中的笔,走到他身边,柔声道:“可现了什么?”

杨晨铭摇了摇头,眉头微蹙:“母亲的手札,我年少时翻阅过数次,并未现任何异常。

如今再看,或许能有不同现。”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自嘲,“或许,是我过去看得不够仔细,又或许,‘双子星’之谶,本就与母亲无关,是更早的预言。”

话虽如此,他还是极其小心地,一页一页地重新翻阅起来。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脆弱的纸页上,上面的簪花小楷秀雅依旧,记录着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女对世事、对诗书的点滴感悟。

江谢爱也凑近细看,她心思缜密,目光逐字逐句地扫过,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

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淌。

就在杨晨铭几乎要再次放弃时,江谢爱忽然轻轻“咦”

了一声,手指点向其中一页的边缘。

“晨铭,你看这里。”

杨晨铭顺着她所指看去,那是手札中记录某次随父兄参加宫中庆典后的一段杂感,文字本身并无出奇,但在页面靠近装订线的边缘空白处,有一行用极淡、几乎与纸色融为一体的墨迹写下的蝇头小字,若非光线角度恰好,且江谢爱观察入微,绝难现。

那行小字写的是:“‘星孛入紫垣,双影照天枢’,祖父夜观星象,忧心忡忡,然此乃天机,不可说,不可说。”

“星孛入紫垣,双影照天枢……”

杨晨铭低声念诵,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紫垣”

通常象征帝王居所或皇室,“双影”

与“双子星”

隐隐呼应。

这并非直接的谶语,却像是某种星象预示,而且是由他的外祖父,苏氏一族的掌舵人观测到的!

“你外祖父精通天文?”

江谢爱问道,她记得之前查到的信息中,苏氏虽为望族,却以文采和政务见长。

杨晨铭沉吟片刻,努力从模糊的记忆碎片中搜寻:“隐约听母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