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桃林书旧梦京华传新声(2 / 3)

加入书签

,百姓安康。

如今看到自己的理念开花结果,惠及万里之外的疆土,那份满足感,远胜过任何封侯拜相的荣耀。

其二,则是一桩旧案的终结。

“另有一事告禀母妃。

据大理寺密报,当年苏氏余孽在岭南的最后一支势力,已于上月被彻底肃清。

其头目临死前,尚妄言复国,然应者寥寥,终成笑柄。

其族谱文书,儿臣已下令付之一炬,自此,苏氏一族,再无后患。”

江谢爱轻轻舒了一口气。

苏氏,这个纠缠了杨家与江家两代人的梦魇,终于彻底烟消云散。

从杨母的冤案,到江家的污名,再到前朝余孽的叛乱,所有的源头,都指向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

如今,一切都尘埃落定,她心中最后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她看了一眼杨晨铭,他眼中没有复仇的快意,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是啊,仇恨早已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消磨,剩下的,只有对过往的唏嘘和对未来的珍惜。

然而,信的末尾,却提到了一个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新情况。

“太子……近来痴迷于奶奶所着之《商经》与爷爷所撰之《兵法》,常于课业之余,与太傅探讨其中精义。

前日与儿臣闲谈,竟言‘治国之要,尽在江南’。

儿臣问其故,太子答:‘皇爷爷与皇奶奶于江南安享太平,而江南之富庶,却能滋养天下。

此乃以无为而有为,以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故孙儿以为,江南非仅是退隐之地,实乃我朝文脉与商脉之根。

’儿臣闻之,亦觉深有道理。

此或为二当年无心插柳之功。”

读到这里,杨晨铭与江谢爱都沉默了。

他们从未想过,自己选择的归隐之地,在下一代眼中,竟被赋予了如此深刻的含义。

江南,对他们而言,是避风港,是心灵的归宿,是远离尘嚣的桃花源。

可对永熙帝和太子而言,这片富庶安宁的土地,却成了象征国家繁荣与治国智慧的圣地。

“这孩子……”

江谢爱喃喃道,眼中带着一丝惊讶与笑意,“倒是有几分你的通透,又带着几分我的钻营。”

杨晨铭却陷入了沉思。

他放下信,目光投向那片绚烂的桃林,眼神深远。

“阿爱,你说,我们这一生,算不算成功?”

江谢爱不解地看向他。

“我们曾想守护天下,为此不惜在朝堂博弈,在战场厮杀,双手沾满鲜血,也背负了无数骂名。”

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可到头来,我们真正守护住的,不过是这一方庭院,这一片桃林,和彼此的平安。

而那更大的天下,却在我们放手之后,以我们未曾预料的方式,自己变得好了起来。”

江谢爱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握住他的手,柔声说:“不,晨铭,你错了。

不是天下自己变好了,而是我们播下的种子,在看不见的地方生根芽。

你辅佐新帝,奠定了清明朝局;我建立商盟,打通了经济血脉。

我们放弃了权柄,却留下了制度与思想。

如今念江和太子所守护的,正是我们当年拼死想要建立的‘天下’。

我们守护了桃林,而这天下,也最终守护了我们的桃林。”

她的话语,如同一道光,照亮了杨晨铭心中最后的迷惘。

是啊,这并非失败,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功成身退。

他们没有成为天下的主宰,却成了天下的基石。

“母妃,爷爷,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呀?”

小杨安之好奇地凑过来,大眼睛忽闪忽闪。

江谢爱笑着将他揽入怀中,指着信纸说:“你父皇说,你的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