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暗涌潜流(1 / 2)

加入书签

回到江南旧宅时,暮色已四合。

宅子依旧是他们离去时的模样,白墙黛瓦,静立在蜿蜒的水巷深处,檐下挂着的那盏风灯被仆人准时点亮,在渐浓的夜色里晕开一团暖黄的光。

然而,那份出门游历前闲散安然的心境,却因那封突如其来的密信,悄然变了滋味。

杨念江派来的信使并未停留,传递完消息便连夜返京复命。

空寂下来的书房里,只余下他们二人,以及那封摊在紫檀木书案上的信笺,仿佛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仍在无声扩散。

杨晨铭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那几杆修竹被夜风吹得微微摇曳,沉默不语。

他的背影依旧挺拔,如孤松临渊,但江谢爱却能从那过于沉静的站姿里,品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那是猛虎即便憩息,亦保持着的警惕。

她没有立刻打扰他,只是走到书案边,伸手提起案上一把素银执壶,缓缓注水入砚。

细微的水流声在静谧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她挽起袖口,露出半截手腕,执起那截色泽沉郁的旧墨,不疾不徐地研磨起来。

墨条与砚台摩擦,出均匀而柔和的沙沙声,一如当年在京城相府,无数个他挑灯处理公务的深夜,她在一旁默默陪侍、红袖添香的光景。

这习惯性的动作,带着某种安定的力量。

墨香渐渐弥散开来,清冽而醇厚。

“念江在信中说,已加派了人手暗中查探,让我们不必过于忧心。”

江谢爱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杨晨铭耳中,“他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并非当年需要你我时时看顾的孩童了。”

杨晨铭缓缓转过身,书房内烛光融融,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光影。

他走到书案前,目光落在她研磨墨汁的纤手上,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欣赏一幅名画。

“我并非忧心念江处置不当。”

他伸手,指尖轻轻拂过信纸上那些力透纸背、属于他们儿子的字迹,“只是……‘秘密海路’,‘商盟旧制’……这些词,不该被远在海外、不明底细的势力如此清晰地探知。”

他抬起眼,眸色深沉,映着跳动的烛火:“阿爱,你可还记得,我们当初为何要开辟那几条海路?”

江谢爱研磨的手微微一顿。

如何能不记得?

那是在与苏氏旧人及其背后前朝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京城局势波谲云诡,粮草、军械、情报的输送时常面临被截断的风险。

为留后手,她凭借商盟的资源和杨晨铭麾下最忠诚的水上好手,耗费数年心血,极其隐秘地构建了几条通往南部沿海乃至更远海域的航线。

这些航线不载寻常货物,只在最关键的时刻,用以输送决定胜负的物资或传递绝密消息,知晓其存在与具体路线的人,屈指可数。

那是他们于绝境中,共同铺设的一条生命线与胜负手。

“记得。”

她声音微涩,“那是为了以防万一,是为了……活下去,赢下去。”

“是啊,”

杨晨铭语气低沉,带着追忆的凝重,“知道它们存在的人,本就寥寥。

而如今,不仅有人知道了,还在试图打探、甚至可能想要利用它们。”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这不像是一般倭寇或南洋小国能有的手笔。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对我们的过去,了解得也过于深入了些。”

江谢爱放下墨条,取过一张素笺,用毛笔蘸饱了浓墨,却并未立刻书写,只是悬腕于纸上空。

她想起影叔说的话,想起那些杨晨铭默默为她扫清障碍的往事,心头那股寒意再次萦绕不散。

难道当年的清理,终究还是有他们未曾察觉的疏漏?亦或是……有新的、更危险的敌人,在暗中窥伺、研究他们已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