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江南雨细藏风波(2 / 4)

加入书签

夺权,怕幼帝坐不稳皇位,才被苏氏旧人钻了空子。

就像这春雨,有时下得太急,会淹了田地,可它的本意,是想让庄稼长得更好。”

杨晨铭看着母子俩的身影,将令牌收进袖中。

他想起今早新帝私下找他时的模样,少年天子穿着明黄色龙袍,指尖捏着一份奏折,指节泛白:“叔父,查太后旧部时,现李公公与西北有书信往来,信上只画着兰草,没写一个字。”

那时他就明白,太后的悔悟或许是真的,但她当年埋下的隐患,却没那么容易根除。

船行至傍晚时,江面忽然驶来一艘快船,船帆上挂着商盟的青竹旗——那是紧急传信的标志。

快船很快靠了过来,一个穿着青色短打、腰间系着竹牌的汉子翻身跳上他们的船,单膝跪地,将一封封蜡的密信递到杨晨铭面前:“盟主,江南分舵查到,有一批西北来的货,通过太后的陪嫁庄子运进了苏州城,收货的是苏家旧仆。”

杨晨铭拆开密信,信纸是特制的水纹纸,上面用商盟的暗号写着几行字。

他看时,指尖的力度渐渐加重,信纸边缘被捏出了褶皱。

“货是什么?”

他问,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是硝石和硫磺,还有一批铸币的模具。”

汉子低着头,声音有些紧,“分舵的人跟着去看了,模具上刻着的龙纹,是前朝的样式。”

江谢爱的心猛地一沉。

硝石硫磺是制炸药的原料,前朝龙纹的铸币模具——他们不仅想谋反,还想伪造钱币扰乱民心。

她看向窗外,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将江面染成一片金红,可那温暖的颜色,却让她觉得浑身冷。

“知道了。”

杨晨铭将密信凑到烛火边点燃,纸灰落在瓷碗里,与桃花糕的碎屑混在一起。

“让分舵的人盯紧些,别打草惊蛇。”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派人去苏州府衙,找知府张大人,就说我借他的捕快用用,查一批私运的药材。”

汉子应声退下后,船舱里陷入了沉默。

杨念江不知何时收起了书,小手握着那枚“守”

字玉牌,坐在角落里安静地看着他们。

夕阳的光落在他脸上,将他眼底的担忧照得清清楚楚。

“爹,娘,他们要造反吗?”

他轻声问,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

杨晨铭走过去,将他抱起来放在膝上,指尖轻轻摸着他的头。

“不是所有的反抗都是造反,”

他看着儿子的眼睛,语气郑重,“但用百姓的安危做赌注,用炸药和假钱扰乱天下,就是错的。

当年你外祖父查苏氏,就是不想让这样的人毁了这天下。”

江谢爱走到舱外,晚风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吹过来,拂动她的裙角。

远处的苏州城已经隐约可见,青灰色的屋顶在夕阳下连成一片,城门口有百姓来来往往,挑着担子的货郎、牵着孩子的妇人、摇着蒲扇的老人,一派安稳的烟火气。

她忽然想起昨日离京时,新帝站在城楼上对他们说的话:“叔父婶婶,江南是天下的粮仓,有你们在,朕就放心了。”

“在想什么?”

杨晨铭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暖意。

他走到她身边,将一件薄披风披在她肩上——江南的春夜还是有些凉。

“在想这江南的安稳,从来都不是天生的。”

江谢爱靠在他肩上,看着城门口的烟火气,“当年你在这里清剿苏氏残余,我在这里帮商盟稳定物价,多少个夜晚没合眼,才换得这城门口的太平。”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些,“我怕……怕这雨再大些,淹了百姓的田地,也淹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

杨晨铭握住她的手,指尖蹭过她腕间的玉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