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身世疑云(1 / 3)
回京的马车刚停在相府门前,暮色已漫过朱红的门柱。江谢爱裹着杨晨铭让人备好的狐裘,指尖还残留着暖玉的温意 —— 那枚玉是离开江南前影卫按吩咐塞给她的,说相爷特意叮嘱,若遇寒夜便贴身放着。她踩着仆从递来的锦凳下车,抬头便见杨晨铭站在廊下,玄色朝服未换,肩上落着些细碎的雪,显然是刚从宫里回来,便一直等着她。
“路上可还安稳?” 他伸手接过她手中的食盒 —— 那是江南盐商送的桂花糕,她想着他爱吃,特意留了些。指尖相触时,他蹙眉,“手怎么还是凉的?”
江谢爱摇摇头,避开他的目光,只道:“影卫护得周全,就是快到京城时遇了场冻雨,耽搁了半日。” 她没提苏明远派人追杀的惊险,也没说自己在苏家旧宅翻到那本日记时的心悸,只把食盒往他怀里推了推,“你先尝尝,还是热的。”
杨晨铭却没接,目光落在她紧攥的袖袋上 —— 那里面藏着那本蓝布封皮的日记,从江南一路回来,她几乎片刻没离过身。他沉默着牵起她的手,往内院走,廊下的宫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上,叠叠交交。
进了书房,鎏金暖炉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驱散了满室寒气。杨晨铭让侍女端来姜汤,看着她喝完,才在她对面的锦缎软垫上坐下。他没急着问,只拿起案上的奏折翻看,指尖划过宣纸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江谢爱坐在他对面,指尖反复摩挲着袖袋的边缘,那本日记的封皮被她攥得发皱,里面每一页的字迹都在眼前浮现 —— 尤其是那句 “晨铭身世特殊,需避皇室猜忌”,像根细针,扎得她心口发紧。
“那本日记,” 她终是先开了口,声音比寻常轻了些,“我带来了。”
杨晨铭翻奏折的手顿住,抬眸看她。他的眼神很沉,像深冬的寒潭,却没有往日的锐利,反倒带着些她读不懂的疲惫。他点了点头,“拿出来吧。”
江谢爱从袖袋里取出日记,蓝布封皮上还沾着江南旧宅的灰,她小心翼翼地拂了拂,才递到他面前。杨晨铭伸出手,指腹先触到封皮上的磨损痕迹,动作慢得有些刻意,仿佛那不是一本日记,而是件易碎的珍宝。他翻开第一页,是苏氏的字迹,娟秀却有力,和他记忆里母亲偶尔写下的字一模一样 —— 他小时候曾在母亲的梳妆盒里见过半张残笺,上面只写了 “晨铭” 二字,也是这样的笔锋。
一页页翻过去,江谢爱坐在对面,看着他的侧脸。他的下颌线绷得很紧,喉结时不时滚动一下,指尖在 “通敌是诬陷” 那页停了许久,指腹反复摩挲着 “前朝旧臣谋反” 几个字,指节微微泛白。直到翻到那句 “晨铭身世特殊”,他的动作彻底停住,书房里只剩下炭火烧裂的轻响,还有窗外偶尔掠过的风声。
“她没说错。” 不知过了多久,杨晨铭的声音才响起,微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合上日记,将其推到江谢爱面前,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坦诚的脆弱 —— 这是江谢爱从未见过的模样,从前的杨晨铭,要么是朝堂上运筹帷幄的相爷,要么是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将领,哪怕是对她流露温情,也总有几分克制,可此刻,他眼底的防备像被抽走了,只剩下无措。
江谢爱的心猛地一沉,指尖微颤,“你的身世…… 到底是什么?”
“我不是杨家的孩子。” 杨晨铭垂眸,看着案上那枚刻着 “苏” 字的青铜印 —— 那是杨子轩死前留下的,也是母亲苏氏的族印,他前些日子总在深夜擦拭,却从没跟她说过这印的来历。“我母亲苏氏,原是前朝太子妃。”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炸得江谢爱耳边嗡嗡作响。她猛地抬头,呼吸一滞,指尖攥紧了裙摆 —— 前世她在冷宫时,曾听贵妃身边的宫女闲聊,说 “杨相看着是杨家旁支,其实根脚不明,说不定是前朝余孽”,那时她只当是流言,没放在心上,可此刻从杨晨铭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