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过目不忘,一夜诵千文(2 / 3)

加入书签

不过一刻钟,

整本《三字经》已被他“扫描”录入完毕,

深深刻入记忆宫殿最醒目的大殿之中。

但他没有停止。

他开始反复“游览”宫殿,巩固记忆。

不仅仅是背诵,更是在思考,在批判,在联系。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意识停留在这句,

现代的灵魂让他本能地对这种绝对的等级规范产生质疑。¨兰·兰*雯+茓\ ′毋^错_内/容/

但他立刻压下了批判,

转而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汉代董仲舒),

思考它在明代社会结构中的具体体现和维护统治的逻辑所在。

有用的知识,未必是喜欢的知识,

但必须是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农业知识?

很好,结合现代基础农业常识,

他能立刻分辨出其中作物的分类和主要产区,

甚至能想到如何优化种植的模糊念头。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神童?科举?

他的心跳微微加速。

这就是他将要走的路!

大脑自动检索关于唐代科举制和刘晏生平的记忆碎片…

夜渐深,破屋寒冷刺骨。

苏惟瑾却浑然未觉,

全身滚烫,精神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

他找来那支秃头毛笔和粗糙草纸,

就着漏进来的微弱月光,开始抄写。

毛笔字写得歪歪扭扭,形如蚯蚓爬,

毕竟原主没练过,

现代的他更只玩过钢笔。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书写进一步强化记忆,

更重要的是——完成任务!

二十遍?

不,凭着非人的速度和耐力,

在天边泛起鱼肚白时,

他足足抄写了三十遍!

手腕酸胀得几乎抬不起来,

眼皮沉重如铁,

但大脑却依旧清明,

整本《三字经》连同其扩展知识库,

已如同呼吸般自然烙印在脑海深处。

第二天下午,估摸着张诚该睡醒晃悠过来了,

苏惟瑾才拿着那叠厚厚的、

字迹丑陋却工工整整的抄写纸,

提前候在书房院子的角落。

果然,日上三竿,张诚才打着哈欠,

被小厮们前呼后拥地踱步过来,

脸上还带着宿醉的惺忪。

他早把罚人抄书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

苏惟瑾瞅准机会,快步上前,扑通跪下,

双手高高举起那叠纸,声音恭敬又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

“少爷,小人奉命,

已将《三字经》抄写完毕,请少爷过目。”

张诚被吓了一跳,

待看清是苏惟瑾和他手里那叠厚厚的纸,

才依稀想起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他嫌恶地瞥了一眼那丑陋的字迹,

根本没接的兴趣,

不耐烦地挥挥手:

“滚滚滚!抄完了就滚!碍眼的东西!”

旁边的小厮发出窃笑。

苏惟瑾却不起身,

反而继续低着头,

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无比顺溜地念叨,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