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寒门案首惊四方(2 / 3)

加入书签

/p>

“陈老,您学问渊博,且看看这份。

经义部分,对《春秋》‘郑伯克段于鄢’的解读,颇有几分…奇峭之风,

似乎…并未完全遵循朱注。”

陈老相公接过试卷,扶了扶老花眼镜,初时神态悠闲。

然而,看着看着,他花白的眉毛渐渐拧起,嘴里发出“咦?”的一声。

“此子…胆量不!”

陈老相公点着经义部分的一段,声音陡然拔高,立刻吸引了所有考官的注意。

“竟敢质疑朱注?

言‘克’字并非全然贬斥郑庄公之失德,

亦有彰显其政治手腕、维护国家稳定之意?

还引《左传》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佐证,强调共叔段之咎?

这…这虽非正解,倒也能自圆其,提供了一个新角度看问题…”

徐有仁闻言,眉头立刻皱成了川字,忍不住出声:

“陈老,此等言论,近乎妄议先贤,恐非学子之福啊!

若人人都如此肆意解经,圣人之道岂不乱了套?”

他冷哼一声:

“哗众取宠!离经叛道!”

“徐训导稍安勿躁。”

陈老相公摆了摆手,接着看诗赋,微微颔首:

“嗯,咏史怀古,笔力雄健,气象开阔,

‘吴钩霜雪明,飒沓如流星’…

嗯?此句豪迈,不似少年人手笔,倒似饱经沧桑之士所作,难得。”

然后,他的目光在了那篇让周大人失态的策论之上。

阅读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手指一行行划过纸面。

看到设立水则、数据预警部分,他眼中露出思索;

看到“植被固土”、“梯田”之策,他猛地一拍大腿;

看到“治水如治军”、“系统筹划”之论,

他霍然抬起头,眼中精光四射,看向周大人,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周大人!此卷…此卷何在?!

快找出其墨卷!

老夫要看看这究竟是哪位大才所作?!

这治水之策,高屋建瓴,切中时弊,既有古圣先贤之遗风,

又有…又有前所未闻之创见!

若真能施行于沭水,实乃百姓之福,朝廷之幸啊!”

陈老相公的激烈反应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那份朱卷被争相传阅,阅卷房内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

方才还附和徐有仁的考官们,脸上轻蔑的神色渐渐被震惊取代。

“唔…经义是有些离经叛道,

但细究之下,并非胡言乱语,反而…另辟蹊径…”

“妙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江河之上’!此言壮哉!”

“这‘以数术窥天时’…虽显匠气,却似乎…颇有实效?”

“何止实效!

老夫在地方为官十载,深知河工之弊,历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从未见过如此统筹全局之策!此子有相才之略!”

惊叹声、赞扬声此起彼伏,与先前徐有仁等人营造的沉闷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徐有仁和少数几位考官的臉色变得有些难看,

他们无法否认这篇文章的卓越,但固有的观念让他们难以接受。

徐有仁的脸色由最初的轻蔑,转为惊疑,

再到不敢置信,最后化为一阵青白交错。

他猛地站起,夺过身旁一位考官手中的朱卷,

快速扫视那篇策论,越看,手越抖,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张了张嘴,想再挑刺,却发现那文章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观点超前,根本无从驳斥。

“此文…才华确是惊人。”

徐有仁勉强开口,试图做最后挣扎。

“然,大人,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