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因祸得福,考场即舞台(5 / 7)

加入书签

nbsp;   统筹上下游、左右岸,

    统一调度民力物资。

    枯水期疏浚河道,加固险工;

    汛期则依据水则预警,分段巡查,

    物资预储于关键节点。

    何处该疏,何处该堵,何处该分洪泄流,

    须有全局之谋,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此所谓‘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江河之上’!”

    “系统筹划”?

    “全局之谋”?

    周大人只觉得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这已非简单的书生之见,

    这简直是在阐述一种全新的组织管理哲学!

    将工程管理与军事指挥相比拟,

    强调统筹与规划的重要性,

    这眼光、这气魄,

    哪里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书童?

    便是朝中久任实务的官员,

    也未必有如此清晰的思路!

    最后,苏惟瑾笔锋收拢,

    回归现实,

    提出了几条极具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如何组织民夫、

    如何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材料加固河堤、

    甚至如何利用冬季农闲开展水利工程,

    并粗略估算了所需钱粮人工,

    虽然数据粗略,却显得异常真实可信。

    “……综上,治水之道,

    在于循天时、改地利、聚人和,

    三者缺一不可。

    标本兼治,方为长久之道。

    学生浅见,仓促之间难免疏漏,

    然一片赤诚,伏惟大人垂鉴。”

    搁笔,轻轻吹干墨迹。

    一篇融合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学管理思维、

    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具体落实措施的惊世策论,

    于此方寸号舍之中,

    诞生于一位“奴籍”书童之手!

    整个写作过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