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考场侦查,布局进行时(4 / 5)

加入书签

sp;  心中却豁然开朗。

    放牌时……

    告知巡场御史或监临官身边的差役……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操作方式!

    回到客栈房间(他与另一个张家仆役同住一小间),

    他摒除杂念,开始最后完善计划。

    大脑如同超级计算机,

    进行着复杂的模拟推演:

    场景一:张诚顺利带入小抄或他提前写好的文章?

    ——概率极低。

    搜身如此之严,

    张诚那草包心理素质又差,

    大概率藏不住。

    此路不通。

    场景二:考试中途,张诚设法与他传递纸条?

    ——概率为零。

    考场座位随机分配,隔开极远,

    且有兵丁来回巡视,根本不可能。

    场景三:他替张诚写的文章过于优秀,引起怀疑,学政大人亲自核查?

    ——概率很高!

    这是他计划的核心!

    但需要加码,

    需要让这种“优秀”达到惊世骇俗、

    同时又与张诚本人水平形成荒谬反差的程度!

    并且,要留下只有真正作者才懂的、无法辩驳的“暗记”!

    场景四:如何将自己摘出来,

    甚至转变为“举报有功”或“被迫无奈”?

    ——需要在文章内容、笔迹、甚至交卷后的行为上做文章。

    必要时,可以利用“放牌时报告”的规则。

    但必须谨慎,绝不能引火烧身。

    最终方案确定:

    1.文章本身作为炸弹:

    极致优秀,融入超越时代的见解(用古代语言包装),

    但故意在某些经义理解上,

    留下细微的、

    与张诚可能接触到的师承体系完全不符的“破绽”(来自赵文萱札记和现代考据学的独特视角)。

    同时,在策问中,

    提出一个看似高明实则暗藏致命逻辑陷阱的“良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