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国际观瞻(2 / 3)

加入书签

题,也有一定的出口能力。

至于玉米完全不可能战胜美国那个农业帝国,而且玉米是拉丁美洲的主要种植作物,美国在美洲的影响力根本不用多说。

按照全世界的主粮产量来算的话,玉米具有压倒性优势,总产量几乎不比小麦和稻米的总产量小多少。但玉米承接了饲料以及一些工业的需求,大部分玉米都不是给人吃的,所以反而在口粮上面,小麦和稻米才是世界上的主流。

比较小麦和稻米的产量,这两种作物难分伯仲,很多国家都是同时种植,尤其是面积比较大的亚洲国家。

稻米的单产超过小麦,在有大量降水的地方比如印尼爪哇岛,甚至可以做到两年九季。

只是因为稻米需要蜕壳,所以在经过蜕壳这一步之后,加上对水资源具有要求导致种植的国家偏少,稻米的总产量经过蜕壳之后要比减少百分之三十。

也就是说现在法国占据优势的领域,其实是三大主粮当中产量最少的。

美国在玉米种植上是具有绝对优势,这几乎是不可撼动的。

法国只能在小麦和稻米上想想办法,三大主粮当中对水的需求排名是稻米、小麦和玉米,玉米是三个当中最耐旱的作物,反过来稻米是最需要水的作物。

世界上水资源丰富的几个地方数都数的过来,东南亚是一个,亚马逊雨林算一个,但亚马逊雨林算一个,也可以不算。

亚马逊雨林的水太多了,乃至于到了二十一世纪竟然没有一座桥,入海口都不比渤海湾小。那地方在二十一世纪都没什么农业。

那么还剩下一个不缺水的地方,就是法属赤道非洲。在法属印支的稻米能不能直接移植到其他法属殖民地呢,当然是不可能的,两个地方的土壤不一样,黑土地长势良好的种子都不能黄土高原直接种植,敢直接移植大概率是绝产。

科曼就有朋友去关内的时候,因为不适应当地的蔬菜,后来带着家乡的种子在当地种植,只长个不结果。一个国家都这样,更何况是两个大洲。

肯定是要经过几年的培育,找到了适合非洲土壤的种子,才能进行大规模的种植。

法属赤道非洲的土地质量确实是差了一些,但在其他层面条件就很好了,雨热同季一般就出现在赤道附近,两年九季的爪哇岛就是典型例子。

法属赤道非洲的土地肯定不能和岛国农业天板爪哇岛相比,但除了土地其他条件差不了太多。在加上这个年代的非洲人口还没有爆炸,有限度开发真的可以带来巨大的产量跃升。

争取在常公虎踞孤岛之前,法国能够看到第一批适合非洲土地的稻种,那么从现在开始准备工作就应该做了。

“我们军队当然会誓死捍卫法国的主权,不过从最差的环境思考并不是错误。路易孚达在非洲的实验,宪兵司令部肯定会配合的。”科曼对路易孚达提要求的时候堪称理直气壮,就好像是对博卡萨下命令一般,他可是极大拓展了路易孚达的业务,提要求过分么

在二十一世纪,除了亚洲国家占据稻米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之外,剩下百分之十基本上都是非洲的产量,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谁让稻米的单产量超过小麦呢,南部非洲又不缺水。

有宪兵司令部的配合,也可以说是督促,相信路易孚达不会阳奉阴违,果然,这话让本来就郑重的艾克达变得更加郑重。

路易孚达公司和西贡法兰西国家银行还在曼谷继续开拓业务,科曼是一个军人不能长期待在一个和法国无关的国家,很快启程范围西贡。

而在这个时候,法军和越盟的第一次大规模冲突爆发了,地点在海防,常公撤离北越之后海防就被越盟控制,这是法属印支当局不能接受的。

最终达尚留决定对越盟武装采取武力解决方案,他知道这会导致在巴黎的谈判破裂,但是他不在乎,法军和越盟在战场上的第一次对话开始了。

之前法军并非完全就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