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江南为棋盘(3 / 5)

加入书签

作为江南最繁华的城池,南京带着些市民阶层的味道。

宽阔的道路两侧,商铺林立,酒旗招展,青石板路被无数车辙和脚印磨得光滑,运河支流穿城而过,拱桥如虹,时有满载货物的乌篷船欸乃摇过,空气中弥漫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混合着茶香、脂粉香。

李显穆车帘微掀,感受着这种市井百态的味道,低声呢喃道:“父亲似乎很喜欢这种市井的味道。”

九天之上,李祺亦怔怔望着繁华的南京,他的确是很喜欢市井的味道,还不曾穿越时,他最喜欢在重庆人声鼎沸的火锅店涮肉,在街头的夜市中流连,在小商品市场寻宝,捧着一杯茶一坐一下午。

于他而言,那不仅仅是市井的味道,那实际上是盛世。

充足的物资供应、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极低的治安以及点燃不夜之城的能源。

是每一个人都安详平和的盛世。

在大明或者任何一个古代都见不到的盛世,这就是他穿越后为何喜欢上元节的缘故,只有在那一日,他才能短暂的看到现代的灯火辉煌。

他说不出未来的煊赫辉煌,于是他只能对家族后人说,“愿天下百二十城,皆如宋朝汴京,有不夜之景。”

这是很难、很难做到的事情,宋朝以一朝供养一城,才造就了那等奇迹。

李显穆倒是没有多想,他知道想要做到那等场景,需要很多很多钱,大明要变得非常非常富裕才行。

一代代人努力下去,既然父亲说有机会,那只要努力即可,父亲总是不会出错的。

“李尚书。”李显穆忽然开口,声音透过车帘传出。

“李巡抚”

“去年廷议之事,想必诸位尚书知晓,陛下已决意开海运运粮,此举乃是为了解江南军民自河道转运之苦。

亦可使江南粮食不必于路途之上白白消耗,使江南赋税减少,这是利国利民的善政,于江南而言,更是一桩大喜事,自此,江南百姓可免去不少挽输漕粮的沉重徭役。”李显穆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寻常问询。

户部尚书闻言,心中猛地一跳,正有些奇怪为何李显穆突然问起有关于海运、粮草之事。

而后他猛然想起。

开海运之议,正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巡抚当年在朝堂上力排众议,极力促成的!

他此刻突然提起此事,用意何在

是试探江南官员对此海运粮食的态度

亦或者其他

户部尚书心念电转,“此策实乃圣天子之仁德,泽被江南军民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感念陛下天恩浩荡,家家户户皆焚香祷告,为陛下祈福,愿陛下万寿无疆!”

户部尚书这番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总体来说还算是事实,因为走海运之事,江南的赋税的确低了几分,最重要的是要命的徭役少了很多。

去年走漕运时,现在整个码头都是漕工,而今年改海运后,只有往年两成的漕工。

对于江南百姓而言,不必疲于奔命,这自然是善政。

“江南臣民有这等见识,本官颇为欣慰。

我等为人臣民者,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唯有常思君恩深重,常念朝廷德泽,才足以立于这世道之中,李尚书,你说是与不是”

户部尚书只觉得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这话听着像是劝勉,但突然说这么一句话,很不对劲啊!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现在李显穆突然称赞江南臣民,若是没有其他之事,他是万万不相信的。

“常思君恩深重”、“朝廷德泽”,这些话说出来,就等于是江南军民欠了朝廷的、欠了皇帝的,那都是要还的。

还什么

李显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