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传承的故事(2 / 3)

加入书签

,如同武当山上甘澈的清泉,亦宽博温厚,带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稳重,说话不疾不徐,没有丝毫曾激言辩论时的激昂,如同潺潺流水。

纵然是那些不愿意臣服于李祺的学术派系,亦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圣人,这是跨越一切的普世价值。

正如王安石和苏轼在政坛上是对手,可二人对对方的人品唯有敬重,甚至私交甚笃。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昭烈帝的这句话,李祺在用一生来贯彻,如果再给他二十年,他或许真能慑服天下诸派,而一统天下士林。

“这些年或许是年纪渐渐大了,颇好为人师,来到国子监前,总想着和大伙说些什么,可总也找不到一个由头。

想着不若劝学一番,可诸生已然是天下士子中的佼佼者,又何须我在这里挠挠而言呢

想着劝诸生不要太过于紧张,可科举事关终生,诸生背负着家族的期望,紧张乃是自然之理,又如何能坐于岸上而说些风凉话呢”

李祺缓缓说着,士子中已然有人眼眶微微湿润,“李景和待人以诚而言语真挚,故堪为天下友,能为天下师”,这句话突然出现在大部分人脑海中,唯有靠近李祺,才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含金量,才能知道什么叫做良师益友。

王艮脸上满是骄傲,这就是他的老师,不仅仅是他学业上的老师,还是他为人上的老师,是他的榜样和神圣,愿为老师赴汤蹈火,而为天下先!

“最终想来想去,或许说些为官之道,最是合适,这也是一种对诸生的盼望,望诸生皆能蟾宫折桂,显耀高中!”

诸学子错错落落的向李祺行礼,而后渐渐恢复了平静,重新望向李祺,圣人的为官之道,或许便是连陛下都不曾听过的,又会说些什么呢

几乎每个人都升起了好奇之心,即便是国子监祭酒等人都不经好奇的张起了耳朵。

“官场是很黑暗的。”

李祺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惊住了,这也是能说的吗

尤其是从圣人的嘴里说出来!

“诸生中有许多年轻人,怀着一腔热血想要做一番功业,造一份清平,将圣人所教的那些道理,在现实中一一用出,继而治国平天下,名留青史。”

李祺淡淡的讲述着,却说进了许多士子心中,“可官场不是这样,纵然你有无穷的热血也会在这里面不断地消磨,洪武朝杀了很多贪污的官吏,他们难道一开始进入官场的时候就想着贪污吗

可时间一长,便同流合污,曰之和光同尘,为人之道。”

人群中已然有些骚动,李祺说的这些都是痛点,可却都非常的现实。

人群有一士子出列高声道:“景和公,我父亲曾是兵部一主事,因为触怒上官而含冤死去,直到当今陛下建极,才平反此案,他一生清白,可若不是陛下登基,却似乎无甚用处,倘若和光同尘,或可保存性命,请景和公解惑。”

“这世上有两种好人。”

李祺环视着所有人,而后对那年轻士子温声道:“一种人性格刚烈,上可死谏于君王,下可搏命于世道,这等人乃是世之脊梁,千百年来都为人所称颂,世道人心能一次次的重铸,便是有这等人存在,你的父亲就是这种人,你不该有此疑惑,当为有这样的父亲而傲然于当世。”

那年轻士子泪眼婆娑的长揖于地。

李祺的声音有些高涨起来,“还有一种人,隐忍图谋,如后汉之王允,隐忍于董卓之前,乃至于见辱于猖枭!

这等人亦有大勇气、大智慧,事不成之前,谁知其忠奸乎

一旦事真不成,便是千古骂名,乃至于遗臭万年。

对这等人来说,纵千夫之所指,亦面不改色,为何,其心如铁,光明于其中,而道存天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