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最后(3 / 4)
然不知道,李显穆还有更大的官员制度变更,只是还不到实行的时候,打算一步步来。
“你的性格我和你老师都看在眼中,人常言道过刚易折,可大明也不能没有你这样的人。
你且先按照我的路子去走,若是不成,就按照你老师给你安排的路去走,你这个性子确实适合做御史,若是十几年后,让你主掌都察院,巡查天下官吏,必然是一把神剑。”
这番话就完全是对子侄的安排,于谦闻言眉头上挑,当即感动道:“老师和师叔大恩,弟子没齿难忘!”
“你先随你老师去南直隶吧。”李显穆送客,“待回京后,再做安排。”
“小侄告辞。”
李显穆望着于谦离开的身影,心中则开始琢磨下一个要谈话的人。
吏部尚书的职责其实很简单,为国选才,最好还能把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说来容易,可做起来却很难。
古代官员追求的都是全才,所以在史书上经常看到一个大官,基本上把所有部门的工作都做了一遍,李显穆觉得这简直就是乱弹琴。
尤其是户部、刑部、工部这种专业性非常强的部门,让外行人去执掌,那是要出乱子的。
破案、断案、工程,这可不是谁都能做的事情,除了李显穆这种开挂的,其他人都需要大量的经验作为依靠。
吏部尚书所做的事情,就应该是改变这种选才的制度,以及对官员的培养方式、筛选方式,而不是和礼部那群人一样,仅仅沦为仪式。
纵然是李显穆,心中有无数想要改变的东西,但一时也难以梳理出来,如今大明最要紧的事情,便是分拆诸省,尤其是南直隶。
……
分拆诸省是宣德皇帝登基后第一个宣布要实行的前朝政策,其中将甘肃从陕西中分出来是最容易的。
因为甘肃虽然在陕西下辖的布政使司之中,但由于文化、地理等原因,再加上元朝时期二地分治的传统,以及大明在甘肃特殊屯驻的卫所,双方本就各管各的,如今只要去甘肃再建立一个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就可以了。
辽宁省当地部族情况虽然复杂,而且毗邻朝鲜,但也算是没有太大的牵扯,且距离京城很近,也不算麻烦。
真正麻烦的自然是南直隶,应天府下的南京以及诸县不动,而后江苏和安徽两分,这便有的吵了,哪一个县归属于哪一个府,以及哪个府划到哪个省里,都是问题。
尤其是这次是故意将长江南北文化不同的各部分融到一个省中,必然产生各种争吵,面对这种争吵,即便是朝廷也不能随便偏帮任何一方。
因为本就没有对错。
除了南直隶外,南直隶周围的省份,也都拿出了一部分府州县来填入新建立的江苏布政使司,和安徽布政使司。
毕竟如果仅仅只有南直隶的话,新建立的两个省,面积就有些太小了。
所以此番下去的诸位官员身上都担着很重的压力,这是一件很有可能得罪人的事情。
王艮临走前,李显穆给他交待了很多事,让他务必小心谨慎,如果觉得当地捕快不能信任的话,可以去找李显穆的大哥韩国公求援。
此番南直隶虽然被削,但镇守国公的地位却没有变化,无非便是换成了镇守江南诸省。
王艮到了南直隶后,自然不会第一时间寻求韩国公的帮助,他先是准备听听当地官员的想法。
在分省之中,有些府是必然确定的,但有一些,则模棱两可。
王艮还要和朝廷任命的江苏、安徽两位巡抚沟通意见,仅仅来到江南三日,王艮就认为这件事绝对是他入仕以来,遇到过的最难的一件事。
天下的目光都渐渐投向了分拆诸省的大动作上,朝廷之中的事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