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2 / 4)

加入书签

大朝会上。

当太皇太后和太后一左一右牵着朱祁镇的手走出后,满殿群臣顿时知道了一切。

太皇太后神色威严的立在殿中,指着朱祁镇道:“先帝遗诏,这便是新天子,诸位大臣拜见。”

一字没有提谣言之事,却又是最明显的回应。

殿中所有人的心,都在这一刻落了下来,纷纷跪在地上,三呼万岁。

稍后,不出李显穆所料,果然有人进言,“先帝遗诏中说,凡朝廷大政均奏请皇太后张氏和皇后孙氏而后行,臣等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内阁顾命四大臣中,杨荣立刻神色微变,杨士奇和杨溥则不动神色,杨溥甚至还有一丝赞同。

朝臣之中的反应也非常值得玩味,一部分欲言又止想要反对,却不知该说什么,还有许多大臣立刻出列赞同,齐声而出,颇有震撼之相。

这下就连中立的大臣都看出来了一些东西,请求张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乃是和李显穆一向不对付的大臣,这分明是要分李显穆的权。

这次李显穆怕是要栽了。

毕竟张太皇太后手里有遗诏,按照古代政治传统来看,她垂帘听政,也合情合理。

只可惜,他们遇到了张太皇太后。

面对群臣所请,张太皇太后径直拒绝,而后让李显穆等顾命四大臣上前,又让户部尚书胡濙上前,指着五人对群臣说道:“先帝已经为大明选出了可以委以重任的大臣,只需要让皇帝向他们学习即可。”

又望向李显穆等五人,“你们都是永乐朝入仕的老臣,治理国家多年,如今皇帝年幼,社稷难免动荡,望你们能够同心协力,共同扶保大明社稷江山,百年之后,能够正大光明的面对历代先帝。”

五人躬身叩谢。

张太皇太后又对李显穆道:“李卿你身份贵重,历代先帝称之曰能,先帝临终前使你辅佐皇帝,望你能砥砺前行,不忘历代先帝信重。”

又望向殿中群臣,言语低沉道:“李显穆宗家之长,三十年来,诚挚恭谨,有经世致用大才,永乐朝便列为九卿,而领内阁首辅兼为大司马,而后仁宗皇帝加恩、至宣宗皇帝时,为大冢宰,称元辅,遍数天下诸卿,未有能及者。

正所谓根深则树大、基稳则屋固,他是我大明在这飘摇之时的定海神针、撑天巨木,天下事在皇帝,在诸位忠臣,李显穆,国之干臣,能臣,不可或缺,望诸卿一同进退,共保我大明四海太平。”

此言一出,殿中一时寂然无声。

即便是政治觉悟再低的人,也看出来了,这是明晃晃的站队!

一时所有人都有些恍惚。。

方才太皇太后拒绝了垂帘听政,就已经让人很是吃惊,现在又全力支持李显穆,真是……

真是——胸怀天下啊!

就算是李显穆的对手,也承认李显穆在治国方面的确是有才,不逊色于古之名相。

太皇太后放权给李显穆,是最正确的。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天下的举动,若是太祖太宗活过来,也要大大称赞太皇太后。

可对于李显穆的政敌而言,这就非常难受了,他们被李显穆压了这么多年,若不是为了保持朝廷上的平衡,甚至就连如今的地位都难以维持。

这些年他们一直都在被打击,一点点失去了对抗的权力。

结果现在太皇太后竟然给予了李显穆这么大的支持,甚至比先帝时期还要煊赫。

这如何能不让人绝望?

自古天下不过四个字——争当皇帝。

朝廷之上,也不过是四个字——争权夺利!

这四个字带着贬意,可却不能简单真的认为是贬意,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