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五两银(2 / 2)

加入书签

p>“?是什么好消息?”

何呦呦还没说话,高慧慧听到声音从厨房出来揽住何呦呦半拦着地看向大姑父。

她现在对这个大姑父有些反感,总觉得他有点想要拐卖他们家孩子。

“早上的扇子,那位员外拿到之后十分高兴,但遗憾这样的好扇面竟然没有题字……于是他重金求画扇面的这位先生,能给他题几个字。”

宋三明没看出来高慧慧的防备,微微绕过她,又凑近何呦呦,小声嘀咕,说完话,抬手就往何呦呦手里塞了个东西。

高慧慧措手不及,没来得及防备,何呦呦只觉得手里一沉,低头一看,好家伙,竟然是一个银色小元宝。

“五两银子,我寻思实在不少了,就自作主张接了。”

宋三明抬头看了一眼站起身的徐氏和就在自己身后的舅兄有些得意。

然后压低声音表功表自己的清白:“我可半点没贪,只是想哄那位员外高兴,能出点银子在北边码头前装几根栏杆,不然老人孩子来回走,怪危险的。”

栏杆修好,那就是他的政绩,今年年底就有望升一升。

何呦呦惊诧地看了这位十分势利的大姑父一眼,没想到他竟然是一心为公,虽然这背后肯定是有他谋求的利益,但能惠利百姓,管他呢!

“既然是行善之人,我愿意帮这个忙,但还请姑父帮忙保密,我毕竟是个小娘子……”

何呦呦痛快地答应下来。

得了银子,又成人之美,何不乐之。

何呦呦接过宋三明带回来的折扇,噔噔噔地上楼,快磨好墨,提起笔却呆住了。

本想找句《诗经》里写荷的句子,毕竟不出错,可脑海里闪现的几句,全不合适。

比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这是描写男女约会时女子对男子的戏谑、俏骂的诗。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再比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这句代表的内容更加复杂,用来给有钱人装13,实在是对屈原先生的侮辱。

(屈原·《离骚》)

余下何呦呦能记得的,也只有“莲叶何田田”

和“涉江采芙蓉”

,究其语境和语意都不合适。

头大的何呦呦放下笔绕着桌子转了两圈,看到那闪着银光的小元宝,心虚地看看窗外,决定瞎编两句,反正土豪只是求风雅,她虽然不擅长此道,硬凑也不是不行。

片刻之后,何呦呦一脸平静地下楼,把扇子交给了宋三明。

宋三明大喜,“唰”

的一声打开折扇,只见大片的荷花图另一侧多了一诗:

“一枝清荷立亭亭,不惹尘埃不逐名。

雨过香浮心自净,风摇绿盖自澄明。”

再一看背面,写着四个大字“心境澄明”

宋三明不禁叫了一声“好”

这文雅之风扑面而来,便是富贵逼人的员外,拿着这把折扇一展开,气质也瞬间提升上去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