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6章 光脉织星网(1 / 2)

加入书签

林烨的指尖悬在星图投影的第七旋臂上,指腹下的光脉突然泛起涟漪——那些原本沿着固定轨迹流淌的能量流,正像被无形的手牵引着,在“天鹰座裂隙”的标注处汇聚成一团跳动的光球。全息屏上的数值疯狂跳动,最后定格在一个刺眼的红色数字上:“空间张力突破临界值,光脉断裂风险97%”。

“还是不行。”苏瑶将第三杯冷却的咖啡推到他手边,眼底的红血丝比星图上的警示线还要醒目,“我们尝试了十七种古法阵图,光脉一到裂隙边缘就会产生谐振紊乱,就像……就像水流撞上了突然竖起的礁石。”

林烨没有接咖啡,目光落在实验室中央那具半透明的星网模型上。模型由三万六千根光丝编织而成,每根光丝都对应着银河系一条已知的能量光脉,此刻靠近天鹰座裂隙的区域,已有数十根光丝呈现出不稳定的闪烁,像濒死的萤火虫。这是炎夏科学院耗费三年搭建的“光脉导航系统”核心模型,一旦成功,人类就能借助宇宙天然的能量脉络实现星际跃迁,可卡在天鹰座裂隙这道坎上,已经整整三个月了。

“或许我们搞反了。”他突然伸手握住一根闪烁最剧烈的光丝,指尖传来细微的刺痛——那是能量紊乱产生的反馈。“古法里说‘水遇石则绕,风遇谷则穿’,光脉是活的能量流,不是死板的轨道,为什么非要逼它穿过裂隙?”

苏瑶猛地抬头,全息屏上的星图被她瞬间放大。天鹰座裂隙边缘,原本被标记为“不可逾越”的暗物质带,此刻在林烨注入的灵能激发下,竟浮现出一层极薄的光晕,像给黑色的礁石裹了层琉璃膜。“你是说……让光脉沿着暗物质带绕行?可暗物质会吞噬能量,之前的模拟显示,任何能量流靠近都会衰减80%以上。”

林烨没说话,转身从恒温箱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青铜盘。盘上刻着炎夏古法的“九曲连环阵”,每个环扣里都嵌着一粒火星遗迹中发现的“星砂”——这种在超新星爆发中形成的矿物,能在暗物质环境中保持能量稳定,是他们上个月才破解的秘密。他将青铜盘放在星网模型旁,指尖在阵眼处轻轻一点。

奇迹在瞬间发生。

青铜盘上的星砂同时亮起,阵图投射出的虚影与星网模型上的光脉产生了共振。那些原本在裂隙边缘躁动的光丝,像是突然找到了方向,沿着暗物质带的光晕缓缓绕行,原本剧烈的闪烁变得柔和,就像溪流遇到礁石后,悄悄漫过石缝汇成新的支流。全息屏上的红色警示线迅速消退,空间张力数值稳步下降,最终停留在安全区间。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苏瑶的声音带着颤抖,她调出能量监测图,发现绕行的光脉不仅没有衰减,反而在暗物质的“挤压”下,能量密度提升了12%,像被压缩的弹簧蓄满了力量。

“是‘借力’。”林烨拿起青铜盘,指腹摩挲着上面的环扣,“炎夏古法里的‘九曲阵’,从来不是硬碰硬的突破,而是用九个环扣层层引导,让力量在迂回中积蓄。你看这些星砂,它们在暗物质中会产生‘反吞噬场’,光脉绕着走的时候,其实是在借用暗物质的压力提速。”

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陈老拄着拐杖快步走进来,手里捏着一份刚破译的火星遗迹铭文。“找到了!你们看这段——‘星路遇绝处,曲径织天网’,原来古人早就知道,遇到无法突破的裂隙,要用迂回的光脉编织成网,暗物质带不是障碍,是天然的‘织网桩’!”

铭文投影与青铜盘上的阵图重叠的刹那,星网模型突然发出嗡鸣。所有光丝都开始沿着暗物质带重新排布,原本杂乱的闪烁汇聚成规律的脉动,像无数条溪流在礁石间穿梭,最终织成一张覆盖天鹰座裂隙的光网。网眼处的能量流转熠熠生辉,竟在暗物质带的衬托下,勾勒出一幅与炎夏古星图惊人相似的图案。

“快!计算跃迁坐标!”苏瑶的手指在控制台上翻飞,“用‘九曲阵’的参数校准光网节点,我们要进行第一次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