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州武备学堂,【秦王启示录】(7 / 8)
音坚定,满是对大秦、对李骁的崇敬。
紧接着便是早饭时间,少年们端着粗瓷碗,快速地喝着小米粥,就着咸菜,手中的囊也吃得飞快。
每日高强度的训练消耗极大,必须尽快补充能量。
学堂的伙食虽简单,却管够,囊和粥不限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吃饱。
吃完饭,学生们便会分成两部分:三分之一的学生带着羊群前往学堂专属的草场放牧。
虽说大都护府会定期给学堂送物资,但学堂仍规划了一片草场,让学生们养牛羊。
一来是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二来也能补充学堂的肉食储备,让少年们能经常改善伙食。
学生们会分成三组轮换,两天训练,剩下一天进行“生活课程训练”,也就是放牧,割牧草。
陈牧之所在的班,依旧还是训练。
武备学堂有几十名教官,其中少数负责教授文化课,包括识字、术算、《国政纲要》、【北疆国史】与思想课。
而大部分教官都是百战老兵,专门教授军事技能,他们身上的伤疤与战场上的经验,都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
上午的文化课,对陈牧之他们这些入学多年的学生而言,早已不是简单的识字。
他们目前主攻术算,学习如何计算粮草、弹药的数量,如何规划行军路线。
《国政纲要》则让他们了解大秦的治国理念与政策。
【北疆国史】与思想课,则让他们牢记北疆的崛起历程,树立对大秦的忠诚与归属感。
不过最近,【北疆国史】出了新的一册【秦国国史】。
陈牧之听说,这是大都护在关内打了大胜仗,覆灭了夏国,消灭了十几万金军,被上天封为秦王,所以北疆也成了秦国。
昨天,教官已经讲完了灵州之战,今天说的是关中之战。
露天课堂上早已坐满了学生,三十多个少年穿着统一的灰色粗布衣服,腰杆挺得笔直,目光齐刷刷地盯着站在前方的教官。
负责授课的是不久前刚来的周教官,曾是北疆军第一镇的副都尉,在关中之战中断了一条胳膊,伤愈后便来武备学堂当教官。
说起去年亲自参加过的战事,比书本上的文字更鲜活。
“关中是金国的要地,物产丰饶,金国在那儿部署了十万大军,由他们的名将完颜纲统领。”
周教官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画出关中的地形:“完颜纲以为,咱们北疆军刚灭了夏国,人困马乏,便两路出兵进攻渭北。”
“可大王偏不按常理出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