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他出名了!(1 / 5)

加入书签

    满分作文很难得。在整个高考阅卷流程中,高分作文很多,但满分作文极少,阅卷组对“满分”极为审慎不谈,在快速阅卷的紧张节奏中,能被一致认可满分作文凤毛麟角。

    但凡阅卷组有老师打了满分,那一定会整个阅卷组评阅,最后组长综合各方意见,最终给出是否打满分的决定。

    所以其实一个省,诞生满分作文也可能就是几篇。

    但即便如此,全国省份加起来,满分作文的数量其实也是颇为可观,没有一百,几十篇还是有的。

    但是每年见报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其实也寥寥无几。

    高考分数放榜后,各省教育考试院会整理出满分作文上报。省内主流媒体或教育部门,会在审核后进行筛选——不是每篇都能登报。

    宣传强省的资源、教育口的媒体协调能力,乃至作文本身的题材与文风,都左右着一篇作文能否“出圈”。

    比如今年那篇轰动全国的《赤兔之死》,靠的是文言文创意与立意,一经登报,引爆全国。

    而至于同时被刊出的其他满分作文,多半只能成为“陪跑者”。有的沉默无声,有的则侥幸借风而起,成为“冠军之下”的话题之作。

    是以,张晨的文章之所以能够普遍出现在各地报纸的满分作文评选版面之上,除了本身文章确实过硬之外,也占了运气的因素,因为本身被打满分,通过阅卷组集体评审盖章定调就是运气了。

    其次,便是省内宣传媒体的影响力,《华西都市报》是国内都市报“明星媒体”,正值纸媒黄金时代,传播力度极大,它的头版报道常被《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引用,再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转发,形成全国热度。

    在这个没有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年代,被各地晚报转载,就是出圈。

    只是这属于高考热搜榜第一第二的位置。

    但这两篇,放在一起,媒体又有另一种说法:“两篇满分作文,分别写的是少年理想主义与反讽现实主义的交相辉映。”

    这时候什么都要拿来做一番对比,首都语文组专家评论《赤兔之死》:“《赤兔之死》的震撼不在文字,而在思想的冷意。它让诚信的问题落地到了人性层面。”

    而川省评卷中心的陈咏梅老师则表示:“《背囊里的空缺》更符合青年的精神气质。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写出这样清澈的信念,比任何批判都更可贵。”

    也就是那样,若是空有文言文体裁的作品,无异于给以后的高考作文教育开了一个坏头,那就是只要标新立异,怎么新奇怎么来,或许反倒能脱颖而出。正是为了压制这种苗头,张晨的这篇作文倒是能成为堂堂正正的代表了。

    在版面上起到了一个“正奇相交”的作用,这不是媒体懂兵法,而是官方透露的指导意见。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