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智多星提议荡村寨,张知府欲见宋公明(3 / 3)
>
果然,宋江还是名气太大,这个张叔夜也听说过他!
宋江这个人,才学有,但是并不是顶尖,但是就是名气大,这古代名气越大的人,越受人尊重,越被人重用。
就比如说是这想当年战国时期的“战国四公子”吧,他们四个可是堪称当时名气最大的人。
可是,他们又有什麽真才实学呢?除了“信陵君”魏无忌能力确实高出其他人一筹,“窃符救赵”神来之笔之外,剩下三个都是言过其实的人。
最年长的是孟尝君,他的权势达到了所谓卿大夫的巅峰,他不是诸侯,但比诸侯还有威望,他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和封地,是有实无名的小诸侯,晚年时,他已经具有超越诸侯国隶属的独立性,可说实在的,这个人本身道德水准不高,才华非常一般,长的不好看,还有一种贵族的骄横和残暴,被嘲笑了,就灭了人家一县,杀了很多人可见不是个什麽好人。
和孟尝君最像的是平原君赵胜,这个人其实更加平庸,但他的最大优点是“为之奈何”,他没有孟尝君那样的权势和影响力,没有超越过诸侯国,一生都给赵国效力,有过上下,但波折不大,也没听说过他有什麽名垂青史的言论和事迹,他的故事都是什麽不交租丶杀妾丶毛遂自荐丶李同劝谏啥的都是他做错了他的门客骂他,秦赵长平之战,愣是出力出不上,凭藉他的影响力,连任意的一国援军都弄不来。
至於春申君,他是不是可以放到四大公子里是值得商榷的,但是他去献怀了自己孩子的女人给国君,简直是吕不韦的老前辈,光彩不到哪里去……
宋江就和他们四个差不多,但是宋江没有他们那种显赫的出身,宋江这个人长相其貌不扬,但是他名声大,只要遇到有困难的人他甩手就是一锭银子过去。
这也是宋江的本事,他仗义疏财的对象很广泛不分高低贵贱,对不同需求的人,有不同的帮助方法。这些人就是宋江名声传播的主要力量,官吏们得到宋江的帮助自然就会在官吏中间传播他的好名声,当然,这样的传播不会太远,只能局限在州县之间,比如说卖唱的的阎婆母女受过他的恩惠,可後来成了杀身仇人,卖糟菜的唐牛儿,常得宋江赍助,可害了他无故充军,卖汤的王公,曾许下他一副棺材本,但也没兑现,宋江犯事跑了。
至於他他帮助的江湖侠士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他们具有流动性,今天在济州,说不定明天就在沧州了,他们受到了宋江的恩惠,自然就会把他的好名声带到了其他州县。特别是这些绿林好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他们的口耳相传就更加厉害了。
更何况,郓城县当时是南北客商往来频繁的枢纽,江湖人士在那里来来往往,宋江的事迹自然传播很广。
吴用说实话,心里不服,因为他清楚,宋代胥吏蔽上欺下,侵官病民,根固窟穴,缔交合党,确实很有神通。
他们比官办事能力强,而又待遇低,甚至没有正当的收入,更没有升入官的可能;他们了解和熟悉本衙门和本地情况,但在本衙里又没有决策权力。
所以他们脚踩黑白两道,在合法与非法之间捞取个人最大的利益。由於他们没有受过儒家经义熏陶,在干非法的勾当和与黑道人物往来时,不会有很多心理障碍。
所以,宋江的名声其实并没有看起来的那麽乾净,那麽的厉害,实际上也是又走在黑白界限之间才弄出来的,因为吏胥与黑道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而且越是胆大冒险,敢於闯越这条界限的人,在江湖上就愈有威望。
宋江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名声,除了郓城县的老百姓认,剩下的最大受众是谁?全是江湖上的不法之徒,游走在黑白两道之间的。
既然如此,宋江,他自己又怎麽能干净的了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