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怎么个借鸡生蛋法?(2 / 3)

加入书签

nbsp; 他看向态度最激烈的陈部长,语气恳切:

    “领导,您说,这户人家是守着破炉子挨冻显得更有‘骨气’,还是想办法把新炉子‘借’来,让全家吃饱穿暖,同时自己偷偷师、学学艺,更划算、更对一家人负责呢?”

    陈部长看了眼赵振国,没吭声,这问题问得他瞠目结舌,根本无法回答。

    这小子,真刁钻,真不好对付啊。

    “借鸡生蛋!我们把先进技术看作是那只暂时借来的‘鸡’,目的是给我们自己生下解决问题的‘金蛋’,也就是更新了设备,学到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提高了效率,最终让我们自己强大起来!

    “这‘鸡’还是人家的,但这‘蛋’和孵蛋、养鸡的本事,可是实实在在落咱们自己兜里了!这主动权啊,始终握在咱们自己手里!”

    “借鸡生蛋”!

    这个比喻,如此形象,如此接地气,瞬间将复杂无比、敏感万分的问题,还原成了一个简单明了的生存与发展智慧!

    会场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一些之前持反对意见的干部,脸上也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赵振国这个比喻,巧妙地将“引进”的行为从“屈服”和“风险”的框架,转移到了“学习”、“利用”和“壮大自我”的框架下,极大地缓解了大家心理上的抵触情绪。

    陈部长的脸色变幻不定,想反驳,却发现很难直接否定这个朴素的生存逻辑,半晌才憋出一句:

    “你说得轻巧!借?人家凭什么借给你?又不是慈善家!能不占你便宜?能不要你利息?没有条件?这‘鸡’是那么好借的?人家又不傻!”

    会场上不少人看向赵振国,等着看他如何回答陈部长的问题。

    别前面说的好听,实际上是放空炮,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赵振国想了想,回应道:

    “这位领导,您说得对!非常对!这借么,肯定要谈条件,要付出代价,比如利息,或者让出一部分市场。

    “但这就像做生意,有得有失。关键是咱们自己心里要有一本明账,得失之间,利大于弊,而且这个‘弊’要在咱们可控、可承受的范围内,那就可以干!总不能因为怕噎着,咱们就不吃饭了吧?”

    “你!咱们现在怎么就吃不上饭了?你这小子,巧舌如簧,分明是...我看你的思想,极度有问题!”陈部长一时间居然说不过赵振国,开始了他惯常的攻击套路。

    有赵振国在前面打头阵,一直沉稳旁观的王新军,也站了起来。

    “大家担心的‘人家凭什么借’、‘条件’、‘利息’等等问题,恰恰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去研究、去谈判、去把控的关键!而不是因为可能存在风险和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