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两个傻徒弟(4 / 7)
音顺着风卷了过来,青元的脚步停了一停,她只是停了一会,不过一小会,接着她就跨过了门槛,走回到客栈里。
她不曾回头。
待回到客房的时候,周依棠才嘴唇微勾,暗自摇头,
“两个傻徒弟。”
特别是你,陈易。
…………………………
大虞的地方官制,大抵按州、府、县、乡四级划分,数县为一府,而县城中首县为府城,各大县城的县衙都要仰赖府城行事,听凭府城的政令。
但山同城却有些例外。
山同城地处西乡府边沿地带,与西晋边关相隔不过千里距离,其锦门山道可以直入汉中,随后入西蜀,曾是蜀锦销往大虞的重要商道之一,所以在大一统前朝之时,山同城便是西乡府的首县,贵为府城,只是改朝换代之后,汉中盆地落入西晋之手,蜀锦再也无法通过锦门山道运出,故此山同城不再是府城。
话虽如此,但山同城的府城气派还是留了下来,屋舍多有繁华,雕栏画栋样样不缺,路面宽阔,城墙高耸,连带山同城的县衙也保留着一定的独立性。
具体独立在何处,便在于山同城的县令和县尉是同一人。
县令和县尉本为二职,前者是一县之长,负责赋税、诉讼、礼仪、德化、保境安民,后者则管理着县中治安之事,巡查、缉私、捕盗、城防,粗略来说,就是前者管文,后者管武。
如今文武之职在于同一人,可见此人能耐非凡之余,更是把山同城牢牢掌握在手。
此人名为姜尚立,三十三岁,正值青壮,是为黄龙初年的进士出身,眼下正在县衙里捧碗喝茶,茶是泡出来的茶。
“今日进城的人都数清了吗?”姜尚立问道。
“县令爷,都数清了,总共八十七人。
说话的是秦图,正是戍楼上值防小吏,他说话时殷勤地往前倾,两条眉毛挑得老高。
姜尚立又问:“有没有人值得注意?”
小吏秦图道:“回县令爷,有个背剑携刀的人这几天来回出城入城,后面又披上了道袍,可能是个牛鼻子道士。”
“太华山的人?”姜尚立皱了皱眉问。
“看着不像太华山的,道袍的形制不一样,”秦图回忆了下,试探着问道:“要不要小的留意一下,不然若是此人另有图谋,误了事就不好了。”
姜尚立思索片刻。
大虞县令三年一调,今年是他做县令的最后一年,而这一年往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偏偏在这一年,山同城隐约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