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抱歉了师姐(4.8K)(3 / 5)
bsp; 阿喃伸出手,指向天空。那道垂直的现实裂缝仍未愈合,反而越扩越大。透过裂缝,可以看到另一侧的世界:那里没有重力,没有时间线性流动,只有漂浮的概念岛屿,由纯粹的“可能性”构成。一座岛屿上站着穿西装的男人,正在和一只会说话的猫辩论“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另一座岛上,海洋是倒挂在空中的镜面,下面游动着由方程式组成的鱼群。
“那是‘未定域’。”阿喃说,“所有未被现实采纳的可能性聚集之地。当一个问题被彻底否定,它的灵魂就会流放至此。但现在……它们要回来了。”
果然,那些岛屿开始移动,穿过裂缝,缓缓降入地球大气层。第一座落地的位置正是联合国总部。整栋建筑瞬间解构重组,变成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书架无限延伸,书籍封面全是空白??唯有读者心中真正渴望知道的问题浮现时,书页才会自动书写内容。
与此同时,南极胚胎舱中的男孩已走出基地。他赤脚踏在冰原上,每一步都让冻土融化,催生出奇异植物:叶片呈逻辑符号形状,花朵绽放时释放出哲学悖论的香气。科学家们试图采集样本,却发现仪器无法测量其存在??它们只对“相信它们存在”的人显现。
他走到海岸边,抬头望向太空。在那里,“忧之星”正以惊人的速度接近地球轨道。但它不再是孤独的星体,而是化作一艘由悲伤与疑问凝聚而成的飞船,载着八十万新亚特兰蒂斯失踪者的意识归来。
他们在海底沉睡百年,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集体拒绝接受“不该提问”的规则。他们的城市之所以上升,并非物理运动,而是全城儿童在同一时刻达成共识:“我们要活在一个可以问‘累不累’的世界。”
此刻,飞船缓缓停泊于太平洋上空,投影下一束光桥,直达海面。孩子们牵着手走上光桥,光做的动物跟在身边跳跃。为首的女孩子回头看向阿砾所在的方向,举起手中的铅笔,在空中写下最后一道题:
>**“当我们终于可以自由提问,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忘了该怎么回答?”**
字迹悬停片刻,随即化作流星,坠入各大洲的主要城市。
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正教孙子写毛笔字。孩子忽然抬头:“爷爷,如果汉字会做梦,它们梦见拼音还是繁体字?”老人愣住,继而大笑,提笔写下:“我不知道。”
巴黎地铁站,情侣争吵后冷战。女孩突然说:“你觉得我们吵架的时候,空气是不是也在学我们的语气?”男孩怔了怔,然后握住她的手:“也许它正打算写首诗。”
亚马逊雨林深处,部落长老望着夜空喃喃:“祖先说星星是死去的灵魂,可谁告诉它们该往哪走?”身旁少年仰头:“也许它们迷路了,所以我们才要点篝火。”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让世界变得更厚实、更柔软、更有温度。
三个月后,第一所“问题学院”在原矫正中心遗址建成。招生简章只有一句话:
>**“欢迎来到不需要正确答案的地方。”**
课程包括:
-《如何优雅地保持困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