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顺天府乡试(第一更)(3 / 4)
官书“取”字,正考官书“中”字,才是正式录取。
大致流程是过三道手,当然一般不是名列前茅的文章,需要主考官排次序,那些普通合格的,也可能直接由房官和副考官定下。
严世蕃当然清楚这点,可他从不小觑自己的才华,只要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必然是名列前茅的,再戳中考官的喜好,那榜单上的最前列绝对有其一席之地。
甚至此时他长长一叹,颇为遗憾地道:“本想为我一心会摘得解元之名,如今看来,怕是不成了!”
‘你也真敢想!’
海玥心头失笑,嘴上应道:“那确实挺可惜的,不过东楼也不要气馁,明日好好发挥便是!”
回到国子监斋舍,大伙儿也不看书了,临时抱佛脚也不必在这个时候,倒是晚上早早睡下,养精蓄锐。
然而夜间,有一张床上的人翻来覆去,愣是没有睡着,第二天顶着个黑眼圈爬了起来。
洗漱完毕,海玥领队,再朝贡院而去。
这次不单单是他们抵达,徐阶、赵时春、俞大猷、王慎中、陈束、熊过等齐齐于寅时赶至。
秋露凝在眉睫,也要体现出一心的团结。
赵文华更是站在最前列,深深一躬,满脸期待:“鹏程万里今朝始,桂子香时必占魁!愿诸位笔落风云动,榜开日月辉!”
众人于贡院外还礼,然后提着考篮,一路经过层层盘查,抵达自己的号舍。
“肃静!“
等待了足足两刻钟,所有学子全部入座,铜锣骤响,题纸随沙沙声传来,海玥接过,开始默默审题。
“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这一句出自《禹贡》;
“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出自《说命下》;
“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出自《洪范》;
“王其徳之用,祈天永命……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歴年,式勿替有殷歴年”,出自《召诰》。
‘依旧是《尚书》为主场么?’
海玥将试题过了一遍,心头就已了然。
四书五经,并不是所有篇章都适合作为科举考试题目的,选择的都是主旨精深,义理丰富,词句典雅的语句入题,这才有了程文程墨的存在,允许学子致敬。
预考三场,县试、府试、院试,海玥就是这么过来的。
自己的水平不足,就借鉴范文,所谓引经据典,本就如此。
当然,这种应试方式到了正考三场,就要因考官的喜好而异了。
有些考官不以为意,认为文章只要基础扎实,行文流畅,有理有据,化用他人的文章无伤大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