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明朝永远不缺能臣当官(二更)(3 / 4)

加入书签

讶,看来以前还是小觑了这个给事中,竟真有几分能耐。

    二是严嵩常入乾清宫面圣,据说第一次还触怒了陛下,可惜黄锦嘴严,没有将具体原因传出。

    不过萧震也能大致猜测,那位吏部左侍郎肯定是坐了蜡,进退维谷。

    这种浑水不是好蹚的,此案过后,这位在国子监祭酒上崭露头角,如今又历任礼部吏部的高官,说不定就得黯然退出中枢高层,去南京养老了。

    萧震坚信这个判断,直到一个消息传来。

    “司礼监内侍去了颜颐寿的府邸探望?”

    颜颐寿,前任刑部尚书,祖上据说能追溯到唐朝名臣颜真卿。

    此人是弘治三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嘉靖四年奉召任左都御史,升刑部尚书,奉命审问李福达一案,触怒天子,被打入大牢,后见其年岁已高,放出牢狱,罢职闲住。

    算算年岁,今年已经七十岁高龄了,威望确实不低,却早就精力不济。

    ‘朝廷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个人?’

    ‘难不成要平反李福达一案的罪臣?’

    ‘呵!怎么可能呢!’

    萧震连连摇头,只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并未深入参与武定侯一案,缺少了这关键一环,当然不会认为那位对待反对朝臣一向手段残酷的天子,会如此宽宏大量。

    只是内心深处,又隐隐不安起来。

    如果一向心眼小的当今天子,难得大度起来,这回的案情,又将以何种方式收场呢?

    ……

    “东楼兄!东楼兄留步!”

    严世蕃脚下放缓,特意路过,果不其然呼唤声传来。

    开口的是国子监生颜绍芳,也是前任刑部尚书颜颐寿的幼子。

    自从颜颐寿罢职去官,这位尚书之子的日子颇为难熬,但此时此刻,眉宇间洋溢的都是喜意,到了面前深深一躬:“此番若无严侍郎直言,我父再无起复之日,颜家上下皆感激此等大恩!”

    严世蕃云淡风轻地还礼,轻轻仰首,眼神里仿佛映出一道刚正不阿的伟岸身影:“家严从小教导我,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此番他不过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颜绍芳肃然起敬,眉宇间愈发敬仰。

    再说了几句,严世蕃目送这位转回学堂的背影,侧过脸来,笑容已经压抑不住。

    但笑到一半,又猛地止住。

    因为赵文华站在不远处,也对着他露出巴结的笑意。

    严世蕃轻咳一声,恢复仪态:“元质啊!你怎么来了?”

    赵文华颇有些低声下气:“东楼兄,小弟此来是拜会陛下的御笔亲书……”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