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改漕运为海运!(2 / 4)
运,就可以用更大的船只,拉更多的物资,是不是也算节约了成本。
而且海运的损耗,根本就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前元的损耗不到千分之二!
这个损耗率,已经非常低了。
很快,就有大儒站了出来,开始从技术、安全、经济成本、政治战略等多个方面,多个维度,细数漕运到底有哪些坏处,海运到底有哪些好处。
甚至最后得出数字,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走海运要比走漕运,每年要节约出多少银子。
当然,这个大致数据,肯定和真实的数据出入极大,但得出一个数字,本身就显得非常专业!
而且这样的大儒,不止一个,如号称二张的张采和张傅,还有八股文泰斗孙奇逢,都明确提出海运优于漕运的论调。
当然,这些人是温榆河文学院的,由于政治博弈的原因,他们说的话,可能会有失偏颇,具有极其浓重的政治目的。
但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些人站了出来,说海运大于漕运。
比如韩旷。
对于叶铭来说,他肯定是希望海运的,而韩旷生平最恨的人,就是叶铭。
但是这一次,连韩旷都说海运大于漕运,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样的舆论不断发酵,于是乎几乎所有京城百姓,都认定海运大于漕运,京城的每一个百姓,经过这段时间的耳濡目染,对于漕运海运的好坏,都能说出好几条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海运似乎变得众望所归了。
五月,有大臣上奏,奏请改漕运为海运。
有了第一个人上奏,就有第二个人上奏,上奏的计划越来越详细,越来越细致,也越来越具备可行性。
比如漕工应该如何安置?是纳入军屯?还是招募为水手?百万漕工,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运河上大大小小的钞关,又该如何处置?私设的钞关好说,不必理会,但是有些钞关却是来历不小。
有相当的一部分,是朝廷为了报答,允许商人设立钞关,就像商人帮朝廷运送了粮食,而朝廷却无力支付运送费用,就用允许设立钞关,以此来抵运送费用。
还有一部分,是有功之臣,亦或者是勋贵宗亲,朝廷无力赏赐,便允许他们设立钞关,拦河收钱。
这些合法钞关,又该如何处置?总不能一拆了事,难免会寒了众将士的心啊!
不过这世上之所以有那么多难题,归根究底就是因为钱不够,如果钱足够多,很多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好在如今朝廷日子算过得下去,陛下的内帑虽说不是钱多到用不完,但至少不是像以前那么吃紧了。
如果还不够,就以朝廷的名义,向帝国银行借钱呗。
这也是温体仁的计划之一,不断消耗帝国银行的财力,不断消耗帝国银行的储备资金,等到明年存款期满之后,帝国银行也该崩溃了。
很快,陛下那边也开始松动了,既然是众望所归,那就必须要好好想想了。
为此,陛下专门在五月十五这一天,在奉天殿议论此事,如果没问题,那就敲定。
五月十五,奉天殿。
又是一场大朝会,凡京城六品以上京官,如无必要,必须参与朝会。
甚至不止是原本该出席的人,没资格列席的人,也有不少人破例获得参加朝会。
比如韩旷、比如孙奇逢,张采和张傅两兄弟,作为海运的理论基础构建人,他们哪怕没有官身,却依旧得以列席此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混吃等死的权贵,躺在功劳簿上享福的,这一次也被拉来上朝。
所以人数非常多,使得整个奉天殿,都显得有些拥挤。
“陛下,漕运贪污之重,难以想象,由于调查的不断深入,发现大部分漕运官员,都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其中,这已经完全不能用贪腐来形容了,而是一种沉疴!”
“在漕运体系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