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拜年(2 / 3)

加入书签

。可现在,谁不羡慕这两个孩子,这有了后(小)爹比有亲娘还要幸福!

郭子榆给王石井和邵云安准备的拜年贺礼都不贵重,都是些自家做的吃食什么的。

王石井家是村子里最有钱的人家,送的年礼太贵重,对方就不好回礼了。不如送些自家做的稀罕吃食还更显得有诚意,有礼数。

在里正家坐了一会儿,应了赵元德初五过来吃饭的邀请,王石井和邵云安带着两个孩子去族长王文和家拜年。

自从邵云安送王衍去了“白月书院”后,王文和的心态就发生了质的改变。

本来就已对王枝松失望透顶的他,现在看到王石井和邵云安就跟看到自己的亲儿子一样。两人一进屋,王文和的热情绝对跟里正有的一比。

王文和的老婆钱氏和儿媳妇王沈氏看到邵云安眼睛都要笑没了。王文和出嫁的闺女王婧今天正好带着男人和孩子回娘家。

王婧见到邵云安就一个劲的感激他送他们王家唯一的孙子去“白月书院”,还拉着自己的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给邵云安磕头拜年,拜得邵云安赶紧让王石井掏红包。

王文和的女儿是长女,比王书平大了整6岁,很早就出嫁了。王书平上头原本还有一兄一姐,都是没长大就夭折了。

王书平是王文和唯一活下来的儿子,王衍又是王文和唯一的孙子。他能去“白月书院”的意义对王文和家这一支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不言而喻。

王婧唯一的儿子,也是长子徐临过了年刚满16,算起来比邵云安小半岁多点。现跟在一位专门给牲畜看病的兽郎(匠人)跟前学本事。

王婧的夫家姓徐,在稻望村,就是有个老秀才开了个私塾的邻村。王衍和赵丛博以前就是去稻望村念私塾。

徐家是稻望村的大姓,王婧的男人是她公爹这一支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兄弟,却都没分家。王婧的男人是那种典型的老实本分,任劳任怨,在家做牛马的长子。

公爹和婆母喜欢的是读过几年私塾的老二,和嘴甜精明的老幺。

偏巧,老二和老三的儿子都在读书,只徐临在读书上没什么天赋,去学给牲畜瞧病的手艺。王婧作为长媳,在夫家的憋屈可想而知。

家里的活计她要做,大小事却又从不过问她这个长媳。老二和老三的媳妇儿都能压她一头。

王衍这个侄子来稻望村的私塾念书,王婧是特别希望他能读出来。王衍若能拿到秀才公的功名,她在婆家的腰杆子都能挺直一些。

王文和是族长,但也不过是秀水村王氏一族的族长,王氏又不是大族。当初有媒人给徐家老大说媒,王家就想着徐家是稻望村的大户,稻望村还有私塾,对方又是长子,老实本分的。

嫁过去之后才发现,有时候男人的老实本分,意味着媳妇的辛劳与委屈。

王婧嫁过去了18年,要不是她有个弟弟愿意给撑腰。私下里,男人也会想办法弄些私房给她存着,王婧是真熬不住。

王衍年后将入“白月书院”,且还能得学正大人亲自教导这一事由王书平亲自去徐家跑了一趟,告诉姐姐后,王婧在婆家的境况立刻得到了改变。

王婧的男人徐怀立要做的活计少了,王婧也并不需要日日煮饭、洗衣了。两个从来不干活,要么就偷懒的妯娌也被婆母分了活计去做,就是嘲笑徐临的声音都明显少了许多。

王婧的公婆话里话外想让她走娘家的关系,把老二、老三家的孩子也送去“白月书院”,或是跟着王衍去学正大人府上听课。

王婧当场就回绝了。她又不傻,别说她了,就是亲弟弟王书平在学正大人面前都没什么脸面,他能跟学正大人说上几句话,还都是邵云安和王石井的情分。

王婧也跟弟弟王书平透了个底,叫他防着徐家打着她的名号去找上王石井和邵云安。要王婧说,即便弟弟有这个情面,那也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