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朝代背景(3 / 3)

加入书签

从老百姓的手里征收了一些。

完全没有必要的工程全部被停掉,对民生有用的仍是坚持建造完成。

这也是为何王石井服徭役一去就是两年。

这工程还没建造完成,外敌又蠢蠢欲动,还有每年大大小小的天灾。

新皇就算明知可能会引来百姓的不满、国家的动荡,也只能再次增加赋税。

那些大工程需要银子,打仗需要银子,救灾需要银子,维持国家运作需要银子……

邵云安光想都能想到皇帝老儿得有多愁。

因为赋税增加,物价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农户交不起赋税,不得不贱卖土地,离开家园。

永修县的地理位置比较好,算得上是南北的交通要道。

再加上土地比较肥沃,经商者众,这里的百姓手里多少都有点钱,不然王家也不能几十亩地在手。

秀水村距离永修县不算远,又依山傍水的,是永修县管辖内的富裕村。

相对来说,永修县下辖的百姓,大多数的日子没有特别的艰难。

若是在边关和连年遭灾的地方,那就是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

王老太家有47亩田,在秀水村只能算中上。

村里家中儿子多的,或者儿子能干的,手里的田更多。

王老太家原本算是村里的大户,因为给王枝松看病卖了不少的地。

永修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普通农户的土地都不会太少。

邵云安不知道王老太家一年的家庭收入有多少。

邵家有41亩地,邵老头和邵大虎非农忙的时候会去打短工,邵云安也会做手工拿去卖钱。

勤快点,邵家一年能有个30贯钱,也就是30两银子左右的收入。

不过现在赋税重,每年的田地税、人头税和其他苛捐杂税扣完,一年下来到手的能有个10贯钱都算多了。

这还是邵家一年最多的收入。

普通村民,只靠种田的,一年到头能挣个十来贯钱,那都要笑开花。

邵家一开始说愿意给邵云安20两银子的嫁妆,也是因为王枝松的童生郎身份。

当然,20两也是嘴上说说,实际上只有一两。

村子里的村民,吃喝可以勉强自给自足。

可若有个头疼脑热,婚丧嫁娶,家里再来个大事小事,那一年到头很难存下钱。

再遇到交徭役税、征兵税等,那还得借钱。

这还是永修县周边,包括所属的敕南府,算得上是燕国比较富庶的州府。

若在贫困的地方,那日子就当真是难熬了。不知多少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这一方面与燕国内外局势不稳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燕国的商业不发达。

朝廷的税收大部分是从农民手里征收上来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民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朝廷的税越来越难收,国家越来越穷。

邵云安记得史书上记载,宋朝的财政收入70%是商业,农业只占30%,所以宋朝人很有钱。

不过再不发达,也有有钱人。

邵云安边走边考虑日后的挣钱办法。走着走着,看到两个人,他突然有了个想法。

在街边的包子摊上买了五个大肉包,手里攥着四枚铜钱,他朝那两人走了过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