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五个亿(3 / 4)

加入书签

接桥部分,有什么更具体、更初步的技术设想?”

今天才是第一天,第一次会议,蒋师兄怎么可能回答,大家不免又为蒋季同捏一把汗。

大家以为第一天开会是动员会呢,喊喊口号,再准备一两个月,然后再慢慢展开课题,哪知道第一天就是来真的。

蒋季同早就做了充分准备,他深吸一口气,说道:

“教授,您提出的模块化思路决定了连接技术必须高度通用和灵活。我初步分析,基因融合表达虽然看似一劳永逸,但可能会影响增强子和抗原各自的结构与功能,且灵活性差;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特异性强,结合牢固,但成本较高,而且外源性的亲和素可能引入不必要的免疫原性;传统的化学偶联如NhS\/Edc法,反应条件相对剧烈,容易导致蛋白质失活,且连接位点随机,难以控制。”

他稍微停顿,观察了一下杨平的反应,见对方只是静静听着,便继续深入:

“因此,我个人更倾向于探索酶促连接的可能性。比如,对现有的、高效的连接酶系统进行蛋白质工程改造,优化其催化效率、底物特异性、反应条件温和度。或者我们甚至可以尝试从头设计一种最小化的、具有连接功能的肽段或蛋白质构件,实现定点、快速、在近乎生理条件下完成的偶联。这条路更难,但一旦成功,其创新性和适用性将是颠覆性的。我们可以先从改造现有系统入手,同时布局探索全新设计的前沿方向。”

杨平听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欣赏,从换人到回答问题才一天时间,他可以回答得如此全面深入,说明除了平时基础扎实之外,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思路可以,不算保守,科研就是要敢想,既然有了方向,就大胆去设计实验验证,需要特定的酶、突变体库、或者与合作者交流,不用打报告,直接微信电话给我,我来解决。”

“是!谢谢教授!”蒋季同挺激动的。

“大家记住,以后各方面的问题,比如需要资金、技术和特殊关系支持,不需要任何书面报告,那样太慢了,直接微信群里说一声就行。”杨平补充一句。

他现在做课题也要有互联网思维,传统各种程序实在太慢,太拖沓。

“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技术上,管理上,都可以发言,不用有什么心理压力。”杨平看向其余四个人。

蒋师兄做了充分准备,他们可是没有提前准备,这么高端的课题,他们当时根本没有想过会有这么重要的任务,以为进来课题组是跟着打酱油的。

“没关系,现在说不来正常,回去后抽空将我给你们列出来的论文、专着看一看,看完后你们就会明白很多,有什么问题随时在微信群里讨论。”杨平完全没有责怪他们说不出什么意见。

见杨教授这么宽容,大家心里的担心和紧张少了很多。

“教授,我有一个问题?”

楚晓晓举手。

“说吧!”

“我想问问我们的科研经费有多少?”

杨平想了想:“对了,我还没告诉你们我们的科研经费呢,我没太留意,我得看看初期经费预算是多少。”

杨平从公文包里又拿出几张资料,一张一张地看,看来经费的金额是在某一张文件上。

找了很久,他才找到那个数字,他那张纸抽出来,然后手指点在数字上面:“初期经费---5个亿。”

5个亿!

蒋季同还好,在研究所是老研究员,见过这种大场面。

其它四个博士差点吓得眼珠子掉下来。

“这是初期,后面会依据进度追加,五个亿肯定不够。”杨平收起那张纸。

楚晓晓扳着手指,除了杨教授,他们刚好五个人,这么算来,平均一个人一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