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章 好(4 / 5)
温度控制出现失控,导致肿瘤死亡,热疗本来就是治疗肿瘤的方法。
杨平没有将肿瘤死亡这件事当作一个平常的事情来看,而是细致地研究,将这些因素一个一个的筛选,发现这些因素都不是引起死亡的原因。
他将这些死亡的肿瘤细胞和还活着的肿瘤细胞去电镜下进行观察,终于发现这些肿瘤细胞的死亡方式是发生了细胞凋亡。
究竟是什么引起凋亡,他循着这个思路发现了培育细胞的营养液里出现一种的新的蛋白质因子,这种蛋白质因子结构是全新的,营养液的成分里也没有这种物质,究竟是混进去的,还是细胞自己产生的呢。
杨平将这种因子提取出来,然后将它与其它肿瘤细胞放在一起,居然复现了肿瘤细胞死亡的结果。
这个事情让杨平非常兴奋,他立即将这个因子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它就是杨平的K因子。
当时杨平为了治疗思思,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将K因子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上,并没有花太多精力来研究K因子的来源。
他将K因子注入人体后发现,这种物质根本没办法经过人体免疫系统这一关,即使少数闯过这一关,它们也没有办法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肿瘤的实体内。
所以才有后来的使用腺病毒作为载体,这一用不要紧,发现腺病毒与K因子搭配还真不错,于是他联合南都医大的病毒实验室和遗传学实验室,用K因子对腺病毒进行改造,经历多次的改进,形成了现在的K病毒。
现在K疗法不管是效果还是安全性都很不错,后面只需要不断迭代就可以,他开始研究K因子的真正来源。
究竟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产生K因子。
老话说:毒蛇栖息之地,七步之内有解药,这句话虽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缺乏逻辑性和实际证据,但是也说明一个哲学道理,用古代的话说:相生相克,用现在的话说:有矛必有盾。。
矛与盾总是相伴相随,比如导弹的产生,必然引起反导技术的跟进。
当初青霉素的产生也差不多这样,弗莱明度假结束回到实验室,他在整理培养皿时观察到某个敞口被真菌污染的培养皿中出现了神奇的现象:大部分细菌都能正常生成,唯独某个真菌部落附近没有细菌生长,似乎真菌分泌了某种物质杀死并抑制了原本的细菌生长。
随后,弗莱明将这种真菌进行培养后发现其分泌物确实能够杀死特定的细菌,因此他根据真菌部落的名称青霉素。
那么K因子是不是也是这样,某种细菌或者其它微生物污染了培育器中的肿瘤细胞,这种微生物可以分泌K因子。
还有一种可能会不会是肿瘤细胞自己分泌的K因子,如果是这样,事情就有趣了,说明这种肿瘤细胞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泌细胞因子进行自杀,那是不是每种肿瘤细胞有这种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杨平越来越好奇,虽然他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