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章 家庭学术会(3 / 4)
nbsp; “我来我来我来!”林岚生怕小苏抢走了她宝贵的实战机会。
——
晚上的时候,杨平利用睡前的时间进入系统空间。
他在系统空间里将生物骨水泥配方的测试展开实验,这种实验仅仅是简单的试错,所以消耗的积分不多,连各种大型的设备的应用也很少,以目前的积分完全可以支撑完成找到它的最佳配比。
在科研里,试错看起来是最简单最艰苦的工作,但是却是最重要最不可绕过去的工作,他是科研必由之路。
创新就一定带有不确定性,只要有不确定性就一定会有错误或者偏差,没有其它办法,只有试错才可以证实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究竟有没有偏差。
只要积分够,实验室的机械臂是可以无限增多,杨平计算了一下,一次性可以开启一千种配方的实验。
实验的过程现在比较简单:调整配方,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如不行继续调整,直到找到满意的配方为止。
科研很多时间都是在试错,当你有一个好的想法,立刻去付诸实现,发现不对再修改,它在这种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前行,最终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杨平从来不用担心他的开始多么粗糙不堪,因为后面通过不断地调整方向,改进细节,甚至中止实验另起炉灶,最终可以让这艘船到达胜利的彼岸。
原始创新的特性决定了必定经历大量试错,所以原始创新一定带有野生性质。
很多重大的创新都是在这种野生模式下冒出,反而什么都进行各种严谨认真验证后再开启的苗圃模式适合追随改进,不适合原创性的创新。
因为凡是新的东西,一定是不成熟的,有诸多缺点的,难以被人认知的,没有现成的可以评判的标准,所以为它所做的各种审核、评价和验证其实都是无用功,最终这些只会形成阻力或者将创新的苗头扼杀。
野生模式最符合自由创新的理念,它看起来简单粗暴,但是其实效率是最高的,最容易成功的。而后者的苗圃模式是一种谨慎的严格的有序的管理下创新,它看起来精致有序,目的让创新达到高效率,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最终效率是最低的,而且成功率也是最低的。
就像一块土地,各种各样全新的未知的种子在野生土壤里发芽,我们要找一株长得最高的植物。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野生模式,让它们在均等的条件下自生自灭,不加干预,肥料和水等资源平均地撒到土地里,最后长得最高的那一株自然而然就是我们想要的最高的植物,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它最可靠。
而另一种苗圃模式相反,让一支经验丰富的园丁团队去培育植物,他们的工作很认真,很细致,每天去土地里巡查,发现长得矮的就掐断,或者不给它水,不给它施肥,长得快的长得高的就倾斜水和肥料的资源。
如果这些种子都是园丁熟悉的已知的种子,可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