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章 其实就是将错就错(3 / 4)
始聊起这些新政策,大家各有各的看法。
夏院长也说过,任何改革总会有一些人不满,不能因为不满就放弃改革,一项改革究竟好不好,要看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
杨平也不是很懂这些,他也只是听听大家的议论,全博士将大家议论记录下来,她好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改进的地方,她建议大家一定要尽快适应规则。
“DRG付费稍不留神就被扣费或者拒付,感觉挺心累的,治病的同时时时刻刻要去注意DRG付费的细则。”
有人提出来。
全博士说:“这是习惯问题,习惯就会,以后大家要培养自己的精益化意识,改掉以前的粗放习惯。”
其实这是这么回事,养成习惯就好了,哪有那么多事,杨平想。
提到医保,全博士又向杨平汇报了科室集采耗材的消耗进展,其实这些都是宋子墨管,但是杨平是主任,全博士必须象征性地向他定期汇报,让他知道医保方面的动向。
“你说集采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很多大咖现在说集采的耗材质量很差,我们平时用着还可以,也没有看出怎么说很差。”
“怎么说呢,立场不同,看问题的重点自然不同,对病人来说,以前一个支架几万元,现在几百块,你说好还是不好,对医生来说,你又说好还是不好?”
“集采虽然降低了成本,大多数质量肯定是可以保证的,少数出现质量下降也是可能的,但是以后这方面可以慢慢改进,以后总会解决这个问题,任何事情有优点和缺点,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需要看哪方面是主要的,总的来说集采肯定是好的,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给患者经济上减负还是很明显的。”
“比如骨科这方面就很明显,一块钢板以前几万,现在几千,甚至几百,对患者来说成倍的减负。”
“但是对医院来说,经济收入就减少了。”
“现在医院要回归公益化,这是趋势。”
几个医生低声在讨论这个话题,宋子墨看了看时间,说:“好了,觉得自己对计分规则不熟悉的多找全师姐聊聊,这事没得商量,必须人人要掌握计分规则,又非常熟悉,不能傻乎乎地因为不熟悉规则被扣钱或拒付,散会吧。”
散会后,杨平带着研究所的医生去查房,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这个小朋友患者是国际友人,从美国慕名而来,现在术后恢复非常好,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本来就是高风险手术,能够开展的医院不多,这个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比起一般病例更加刁钻危险,血管又存在严重的粘连,所以手术难度更高。
宋子墨还不错,能够趁着冷静,把手术成功做完。
研究所在国外,尤其欧美及东南亚的名气很大,主要在医生的心中名气大,比如神经外科医生一旦遇上解决不了的案例,都会推荐来中国的三博医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